[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498.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方祺;陈卫;刘勇标;王晓明;徐远新;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比比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资源日益减少,以石油作为原料的汽车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日益恶化的环境,人类在不遗余力的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可在电动汽车上作为清洁能源使用。目前,传统的石墨类负极材料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性能急剧恶化,导致电池使用受到局限;使用传统的石墨类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能使用的是几种碳酸酯类作为溶剂以保证电池的良好的循环性能,但这类溶剂闪点低且易燃,使用的此类材料制造出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使用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性能不变且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
a、 以沥青为原材料进行加热搅拌聚合反应,并且在反应过程中加入路易斯酸催化剂,当沥青中间相含量达到预定值时终止反应,制得中间相沥青;
b、 在中间相沥青加入硼类化合物粉末,再通过甩丝、喷丝或者静电纺丝方法制得沥青短纤维;
c、 将沥青短纤维经过氧化和碳化再切碎成沥青短纤维粉,再将沥青短纤维粉进行石墨化处理制成石墨纤维粉,再筛分出合适的石墨纤维粉;
d、 将步骤c得出的石墨纤维粉来配制成电极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的原材料沥青为煤沥青或石油沥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的加热搅拌聚合反应以氮气为保护气体,设置温度为300-500摄氏度,反应压力控制在0.5-10mpa。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沥青中间相含量达到的预定值为80%以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路易斯酸催化剂为氟化硼,加入量为2-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b中硼类化合物粉末为碳化硼或乙烯基二正氧基硼烷等乙烯基硼化物,加入量为2-15%,且粉末的粒度越小越好,但由于粒度越小的粉末制备成本越高,优选粒度为0.05-5um的硼类化合物粉末。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b中通过甩丝、喷丝或者静电纺丝方法制得的沥青短纤维直径为2-20u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c中,将沥青短纤维经过200-400摄氏度温度条件下的氧化和800-1200摄氏度温度条件下的碳化再切碎成粒度为5-50um的沥青短纤维粉,再将沥青短纤维粉进行2200-3200摄氏度温度条件下的石墨化处理制成石墨纤维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c中的筛分出合适的石墨纤维过程是通过300目的标准筛筛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d中,配制电极材料成分包括石墨纤维粉、羧甲基纤维素、丁苯橡胶乳液、导电碳粉和去离子水,且石墨纤维粉:羧甲基纤维素:丁苯橡胶乳液:导电碳粉=95.5:1.5:2.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工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用该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的汽车用锂离子电池能在较宽的温度内使用;普通石墨的电阻率在10-2Ω.cm,而碳纤维的导电性要比石墨好,电阻率在10-3Ω.cm,该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作的锂离子电池导电性能好;该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传统石墨类材料更高的锂离子嵌入脱出速度,在电池设计时可使用闪点高、安全性更好的电解液体系,例如:EC+GBL/LiBF4电解液体系,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总之,运用该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作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安全性和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在车用动力电池使用上具有传统石墨类材料不能比拟的优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比比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比比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锂离子电池过充性能的电池
- 下一篇: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