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辋及其旋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679.7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峰;李顺平;盛枫;谷进进;袁海洲;董平;汪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10 | 分类号: | B60B21/10;B21D22/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工艺 | ||
1. 一种汽车轮辋,包括外胎圈座(1)、内胎圈座(2)、设置在内胎圈座和外胎圈座之间的底槽(3)、连接在外胎圈座端部的外侧轮缘(4)、连接在内胎圈座端部的内侧轮缘(5),其特征是,外胎圈座和内胎圈座上分别设有外旋压区(6)和内旋压区(7),外旋压区从外胎圈座与外侧轮缘的连接位置延伸到外胎圈座与底槽的连接位置,内旋压区从内胎圈座与内侧轮缘的连接位置延伸到内胎圈座与底槽的连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辋,其特征是,外侧轮缘、内侧轮缘、底槽三者的厚度一致,汽车轮辋外旋压区和内旋压区位置的厚度均为汽车轮辋其它位置厚度的5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辋,其特征是,外胎圈座上靠近和底槽的连接位置设有弧形的外侧凸峰(8),内胎圈座上靠近和内侧轮缘连接位置设有弧形的内侧凸峰(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轮辋,其特征是,外侧轮缘和内侧轮缘均呈弧形结构,外侧轮缘与外胎圈座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外胎圈座与底槽侧壁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内胎圈座和底槽侧壁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内侧轮缘与内胎圈座连接位置圆角过渡,底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在轮辋扩口后,一次成型前,对轮辋进行旋压成型:
第一步:装夹轮辋,将扩口后的轮辋装夹到旋压机上作为轮辋旋压模具的转动芯轴上,轮辋的两端均与轮辋轴向宽度控制装置贴合;
第二步:旋压轮辋外表面,启动转动芯轴,转动芯轴带动轮辋转动,旋压轮向轮辋方向进给,首先旋压轮在靠近轮辋中间位置滚压出向轮辋轴线方向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连接限位在转动芯轴上,然后分别对定位凸起两侧的轮辋内旋压区和外旋压区进行旋压,在旋压内旋压区的时候轮辋的内端向外延伸而外端不会向外延伸,在旋压外旋压区的时候轮辋的外端向外延伸而内端不会向外延伸,与轮辋两端贴合的轮辋轴向宽度控制装置在轮辋旋压的过程中随着轮辋端部的延伸向外滑动,旋压机控制装置检测并控制轮辋轴向宽度控制装置,当轮辋轴向宽度控制装置滑动量到达设定值后旋压机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停止旋压轮的进给动作并移走旋压轮;
第三步:卸下轮辋,将旋压轮移走使旋压轮远离轮辋,然后停转转动芯轴,将经过旋压后的轮辋从旋压机上卸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旋压机启动之前对轮辋轴向宽度控制装置的滑动量、转动芯轴的转速以及旋压轮的进给路径和进给量进行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轮辋装夹和卸下同步进行,首先两个爪盘分别抓取旋压后的轮辋和待旋压的轮辋,爪盘夹紧轮辋后,套在轮辋内的转动芯轴从轮辋的两端向外回收,使转动芯轴和轮辋分离,然后移动两抓盘使旋压后的轮辋移动到下料区域,使待旋压的轮辋移动到和转动芯轴同轴位置,待旋压轮辋两侧的转动芯轴向轮辋靠近套接在待旋压轮辋内,实现轮辋旋压前的装夹,最后移动两卡盘至初始位置,如此反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旋压机上设置冷却液喷嘴,冷却液喷嘴定期对旋压轮喷射冷却液进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轮辋为钢圈轮辋,轮辋采用冷成型旋压。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汽车轮辋的旋压工艺,其特征是,旋压轮有三个,三个旋压轮分别设置在轮辋的上方、左边和右边并同步朝向轮辋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6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