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686.7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伟;何斌;程姝菲;黄强;文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导率 隧道 渗漏水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隧道渗漏水常发位置标记为检测区域;
2)在每个检测区域的隧道内壁上布设电极阵列;
3)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恒定电压形成检测回路,并在检测回路中串联一电流表;
4)根据电流表检测到的电流值判断两电极间的区域是否渗水;若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阈值,则认为该区域不渗水,若电流值大于阈值,则认为该区域渗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阵列呈网格状或条带状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恒定电压施加于电极阵列中横向或纵向上两个相邻的电极上,检测时需对所有相邻电极的组合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获取渗漏水的位置和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巡检的方式依次接通各个相邻电极组合,形成相应的检测回路,记录每个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值,直至检测完所有电极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导率的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检测区域的大小在0.5m×0.5m~1m×1m之间,相邻电极间的间距为10cm~20cm。
6.一种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数据传输单元和管理控制单元,所述的检测单元设置于每个检测区域处,检测单元包括电极阵列、恒定电源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恒定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电极阵列中的两个电极形成检测回路,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含电流表,串联于检测回路,并通过传输单元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管理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阵列呈网格状或条带状排列,电极阵列中横向或纵向上两个相邻的电极分别通过一个模拟开关连接恒定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切换模拟开关,使得形成每个检测回路的电极为横向或纵向上两个相邻的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单元包括无线发射模块、中继站、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的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管理控制单元,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之间根据距离选择通过中继站或者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控制单元包括监测计算机和数据库,用于检测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渗漏水事件的报警和定位、以及控制指令的发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发送数据,若检测到的电流值小于或等于阈值,即该区域不渗水,则数据采集模块不发送数据;若检测到的电流值大于阈值,即该区域渗水,则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输单元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管理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6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长打码机
- 下一篇:电子设备以及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