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体翻边工艺及该工艺使用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723.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联吉;曾雨清;廖方俊;郭先静;何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什邡市同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38 | 分类号: | B21D51/38;B29C5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贺元 |
地址: | 6184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体翻边 工艺 使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具体是一种筒体翻边工艺,以及该工艺所使用的筒体翻边工装。
背景技术
筒体储物容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及,这些储物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圆周上的筒体通常需要进行向内或向外的翻边加工,以便筒体能与封头或端盖形成良好的密封连接,达到使用过程中的特殊要求。
传统的筒体翻边技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焊接翻边工艺,即采用单独的匹配于筒体的端部翻边部分,将端部翻边部分经旋压加工成型,再将端部翻边部分焊接在筒体上;其二是热收边工艺,即将筒体端部需要翻边的部分进行高温加热,再以人工敲打的方式进行翻边。前述的焊接翻边工艺会使成品筒体增加环形焊缝,其不仅降低了加工效率,而且还会增加探伤作业,从而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况且焊缝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焊工的主观技术经验,可控性差,不利于保证成品筒体的加工质量;前述的热收边工艺不仅存在操作难度大、工人劳动强度强度大、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缺陷,而且人工敲打措施无法保证筒体翻边厚度的一致性,加工出的成品筒体内部及外观质量均差,后续的精加工操作麻烦,更何况有些金属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能进行热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人劳动强度轻、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可控性好的筒体翻边工艺,以及该工艺所使用的筒体翻边工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筒体翻边工艺,包括下列顺序步骤:
1). 根据筒体翻边要求,准备对应形状的内胎具副和外胎具副;根据筒体长度,将准备好的内胎具副的第一内胎具和第二内胎具间隔开装配固定在卷板机的上辊上,将准备好的外胎具副的第一外胎具和第二外胎具间隔开装配固定在卷板机的下辊上,上辊上的第一内胎具与下辊上的第一外胎具呈凹凸对应、配合,上辊上的第二内胎具与下辊上的第二外胎具呈凹凸对应、配合,或呈直线对应、配合;
2). 将筒体套装在卷板机的上辊上,使筒体两端分别与上辊上的第一内胎具和第二内胎具对应;将套装有筒体的上辊在卷板机上进行复位,使上辊将筒体下压至下辊上;
3). 启动卷板机,利用卷板机的旋转运动对筒体的端部进行翻边加工。
一种上述筒体翻边工艺使用的工装,包括卷板机,所述卷板机的上辊上装配固定有第一内胎具和第二内胎具,第一内胎具和第二内胎具根据所要加工筒体的长度间隔开;所述卷板机的下辊上装配固定有第一外胎具和第二外胎具,第一外胎具和第二外胎具根据所要加工筒体的长度间隔开,上辊上的第一内胎具与下辊上的第一外胎具呈凹凸对应、配合,上辊上的第二内胎具与下辊上的第二外胎具呈凹凸对应、配合,或呈直线对应、配合。
所述第一内胎具为外周轴向轮廓线呈抛物线的回转体。
所述第二内胎具为外周轴向轮廓线呈抛物线的回转体。
或,所述第二内胎具为外周轴向轮廓线呈直线或直角折线的回转体;所述第二外胎具为外周轴向轮廓线呈直线或直角折线的回转体。
所述卷板机上通过支架设有能够延伸进筒体并与筒体内壁贴合、压紧筒体的滚轮。
所述卷板机上设有延伸至筒体端部、对筒体轴向位移进行阻挡的挡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卷板机上、下辊上设置相互对应、配合的胎具,利用卷板机的旋转运动对筒体的端部进行翻边加工,其不仅操作方便、工序简单、工人劳动强度轻、加工效率高,且能有效控制翻边弧度及翻边厚度,从而保证筒体翻边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高,可靠性好,成品率高,有利于大幅降低企业加工成本;本发明通过对胎具装配固定位置的改变、及形状的更换,能够满足不同厚度、不同长度及不同翻边弧度的筒体翻边加工要求,也能满足各种材质制成的筒体翻边加工要求,通用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使用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视图。
图4是图1使用状态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是图1加工出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卷板机;2—上辊;3—下辊;4—第一内胎具;5—第二内胎具;6—第一外胎具;7—第二外胎具;8—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什邡市同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什邡市同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型铸造泡沫模型用修补剂
- 下一篇:耐磨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