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9946.0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邱君志;李小霞;郭庆丰;何肖云;张以盼;曹丽萍;凃洁;孟丽雪;董冬;姚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莫勒菌中 提取 麦角固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莫勒菌(Moelleriella ochracea)是粉虱的重要病原真菌,因此其经常被用于粉虱的生物防控,而且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人们把目光转移到其代谢产物上来,已分离到一些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疟原虫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麦角固醇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学原料,可用于考的松和激素黄体酮等药物和农药的使用,它还是维生素D的前体,可用于保健类食品及药品添加,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方法,以促进其进一步在医药和食品中的开发,为人类造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莫勒菌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保存于实验室的莫勒菌菌株(邱君志等,赭色小莫勒菌在中国的发现. 菌物学报,2009.28(1): 148-150)(体积分数为25%的甘油保存),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取少量菌块在无菌水中清洗掉甘油,然后涂布于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25℃下培养一周时间。
2)待莫勒菌活化后,160~200 r/min、23~28℃条件下连续培养8~12 d即初级培养,按8%~10%接种量转接到M102培养基中,继续在160~200 r/min、23~28℃下连续培养25~30 d即次级培养。
3)减压抽滤得到菌丝体,菌丝体在35~40℃下干燥后研磨成粉状,用2~4倍甲醇浸泡1~3天,超声40~60 min,旋蒸得菌丝体浸膏。
4)将菌丝体浸膏用尽可能少的氯仿溶解(可适当超声,以促进其溶解),然后用硅胶进行拌样。上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 1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 1部位洗脱液,旋蒸浓缩。
5)将以上得到的化合物,用乙酸乙酯洗出,甲醇重结晶,得到白色粉末。
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为:200 g马铃薯,沸水煮30 min,经6层纱布过滤后加20 g葡萄糖,15g琼脂,加单蒸水定容至1L,121℃高压灭菌,20 min。
所述M102培养基的制备为:蔗糖30.0 g,KCl 0.5 g,MgSO4·7H2O 0.5 g,KH2PO4 0.5 g,溶于双蒸水定容至1 L,121℃高压灭菌,20 min。
所述步骤4)中拌样硅胶是160~200目的粗硅胶,进行梯度洗脱所用硅胶是200~300目细硅胶;进行梯度洗脱时,换洗脱液体系体积比为5个跨度:30:1,25:1,20:1,15:1,10:1,5:1。
所述步骤5)中重结晶具体操作为:用乙酸乙酯将得到的含有少量杂质的麦角固醇溶解,自然挥干,待晶体析出后,再用甲醇洗去杂质,析出弃掉,剩余的晶体再用甲醇溶解后重结晶,直至获得单一的麦角固醇。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莫勒菌繁殖快,取材方便;
(2)分离纯化简单,成本低;
(3)制得的化合物含量多,且纯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化合物的TLC,化合物经薄层层析TLC、浓硫酸显色为紫红色,说明其为甾类物质。
图2是化合物的EI-MS谱,显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396。
图3是化合物的1H NMR谱(CDCl3),表明该化合物存在6个甲基信号。
图4是化合物的13C NMR谱(CDCl3),显示该物质28个碳信号。
图5是化合物的 DEPT 135谱(CDCl3),表明化合物存在4个季碳、7个仲碳。
图6是化合物的平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保存于实验室的莫勒菌菌株(25%甘油保存),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取少量菌块在无菌水中清洗掉甘油,然后涂布于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25℃条件下培养一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