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捞水式排水采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0813.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曾理湛;朱连利;王仕博;李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一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捞水式 排水 采气机 | ||
1.一种捞水式排水采气机,它包括卷扬及动力机构、机架、密封传动机构以及排采机构;
所述卷扬及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01)、第一卷扬机(102)、排绳器(103)和第一钢丝绳(104);
所述机架包括底架(201)、轨道架(202)和主架(203),轨道架(202)与主架(203)采用桁架结构,且主架(203)固定在轨道架(202)内部,底架(201)内部用于布置第一卷扬机(102)和排绳器(103);轨道架(202)固定在底架(201)上;
所述密封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实现第一钢丝绳(104)动力的传输滑轮组,以及用于实现管路中气体的密封的阻液式密封管道;
所述排采机构包括导水管(404)、防撞弹簧(405)、容桶管(406)、导气管(407)、第二闸阀(408)、井口法兰(409)、井下套管(410)、捞水桶(411)、出水管(412)、自平衡单流阀(413)、单向阀(414)、导向头(415)、定位盖(416)和安全阀(417);
容桶管(406)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阻液式密封管道连通,导水管(404)和导气管(407)均安装在容桶管(406)上,且导水管(404)位于导气管(407)的上方;捞水桶(411)位于容桶管(406)内;
第一钢丝绳(104)通过排绳器(103)后,绕过所述传输滑轮组和所述阻液式密封管道到达排采机构,依次穿过以共轴同心方式按自上而下结构布置的所述定位盖(416)、连接管路、容桶管(406)、防撞弹簧(405)、井口法兰(409)、井下套管(410)、出水管(412)、自平衡单流阀(413)、捞水桶(411)、单向阀(414)、导向头(415)并固定连接在导向头(415)上;
单向阀(414)及导向头(415)固定安装在捞水桶(411)的底部;
安全阀(417)安装在所述连接管路上,用于当排采机构内的气压超过临界值将高压气体排到外界空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水式排水采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传动机构包括汲液管(301)、第一转轮(302)、第一转轮密封盖(303)、上行密封管(304)、供液泵(305)、供液箱(306)、供液管(307)、第二转轮(308)、第三转轮密封盖(309)、第三转轮(310)、下行密封管(311)和回流管(312)、第一闸阀(313)、储液箱(316)、储液箱上液位管(314)、储液箱下液位管(315)、上行密封连接管(318)和下行密封连接管(317);
供液箱(306)、汲液管(301)、供液泵(305)、供液管(307)、储液箱(316)、储液箱上液位管(314)、储液箱下液位管(315)、下行密封管(311)、下行密封连接管(317)、第一转轮密封盖(303)、第一闸阀(313)、上行密封连接管(318)、上行密封管(304)及回流管(312)依次连接并形成回路,即所述阻液式密封管道;第一转轮(302)及密封用水被密封在第一转轮密封盖(303)内;
第二转轮(308)和第三转轮(310)安装在主架(203)顶端布置的平台上,第三转轮密封盖(309)用于将第三转轮(310)以及高压气体密封在其内部;第一转轮密封盖(303)、供液箱(306)固定在底架(201)上,上行密封管(304)与下行密封管(311)固定在主架(203)上;第一卷扬机(102)的第一钢丝绳(104)经过排绳器(103),绕过第二转轮(308),穿过上行密封管(304)及上行密封连接管(318),进入第一转轮密封盖(303)内并绕过第一转轮(302),穿过下行密封连接管(317)及下行密封管(311),进入第三转轮密封盖(309)内,绕过第三转轮(310)后到达排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一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苏州大一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8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