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032.8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赵文正;贾戈;赵云飞;李兵;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8 | 分类号: | B21D1/08;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钢 环形 炉内罩矫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机械加工领域中的零部件修复及整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硅钢环形炉内罩的裙边进行修复的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
背景技术
硅钢环形炉主要用于硅钢钢卷的退火处理;硅钢环形炉的内罩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硅钢环形炉内罩的材质特殊,其生产工艺严格、制造复杂且价格昂贵;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硅钢环形炉对内罩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对内罩的强度要求高,而且对内罩尺寸的精度要求也很严格;在生产中,硅钢环形炉内罩由于长期处于炉内的高温下工作,最高温度为1200度,且内罩在炉内不同的位置时温度变化很大,再加上吊运时受到撞击等原因,因此,会造成内罩裙边的局部变形,导致无法继续正常使用。在生产中如果经常更换内罩,必然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并且造成极大的浪费。
在现有技术中,对产生变形的内罩进行修复主要采用手动油压千斤顶或大锤敲打;这种修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修复精度有限。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修复效率高,可改善操作者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所述内罩矫圆机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放置所述内罩的环形大齿轮托盘,围绕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的外圆间隔设有多个定心托轮机构;所述每个定心托轮机构中至少设有一定心托轮,各定心托轮的轴线与底座平面垂直;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搭设在所述多个定心托轮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与环形大齿轮托盘的轮齿啮合的小齿轮,该小齿轮连接有驱动装置;在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内侧的底座上水平设有一液压缸,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一前端呈外圆弧形的挤压头;在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外侧的底座上,且与该挤压头的移动方向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一前端呈内圆弧形的挤压模具。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的下侧一体设有一环形滑轨,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通过所述环形滑轨搭设在所述多个定心托轮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滑轨的外周面下部向内凹设有一环形卡槽;该环形滑轨由所述环形卡槽卡设在所述多个定心托轮的轮缘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心托轮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托轮支座和相对托轮支座轴向移动的伸缩架,所述定心托轮固定设于所述伸缩架的端部;所述伸缩架的轴线指向环形大齿轮托盘的圆心。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环形大齿轮托盘外侧的底座上还设有固定导向辊和缓冲导向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导向辊由导向辊支架和设置在导向辊支架上的导向辊构成;所述导向辊的轴线与底座平面垂直;所述导向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导向辊包括有导向辊支架、设置在导向辊支架上的导向辊以及一固定架;所述导向辊的轴线与底座平面垂直;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向辊支架通过压簧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头的外圆弧半径与内罩的圆周面的圆弧半径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模具的内圆弧面由三段圆弧面构成;中间段的圆弧面低于两侧的圆弧面;所述两侧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与内罩的圆周面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中间段的圆弧面的圆弧半径大于内罩的圆周面的圆弧半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缸上设有行程检测和控制装置;所述行程检测和控制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液压缸缸体上的接近开关和设置在活塞杆上感应元件。
由上所述,本发明的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设备运转稳定可靠、修复效率高的特点,可改善操作者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硅钢环形炉内罩矫圆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挤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挤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