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式掘进机降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1704.5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坤;郭永存;肖宪坚;张清;程刚;王鹏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掘进机 降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悬臂式掘进机上的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矿尘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2)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根据调查,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整个矿井产尘量的20%~38%。掘进工作面的粉尘,主要由下面几个因素造成:1)割时矿体破碎产生的粉尘,2)矿体下落或顶板冒落扬起的粉尘,3)装运和转载机构带动矿体运动扬起的粉尘,4)通风时由风流吹起的粉尘,5)其它作业如人工装擂、支护清帮、机器调动等扬起的粉尘。而其中截割时矿体破碎产生的粉尘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改进掘进设备对掘进巷道除尘具有决定意义。传统除尘方法有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和喷雾降尘。煤层注水防尘就是在掘进工作前对掘进巷道进行注水,降低粉尘的产生,由于掘进速度较快,现场实施困难,所以,掘进煤层注水技术不适合现代化生产需要;而现在普遍采用的喷雾降尘是利用承压水喷雾冲压落煤点煤尘,达到降尘效果,但容易造成巷道内空气黏度大,产生的粉泥落到掘进路面造成路面泥泞,掘进时前进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降尘时不影响掘进作业,并且处理粉尘高效快捷的悬臂式掘进机降尘系统。
一种悬臂式掘进机降尘系统,包括矿尘采集机构及矿尘处理机构,所述矿尘采集机构包括套设在掘进机截割臂上的吸尘罩,所述矿尘处理机构包括降尘箱,所述降尘箱中部横向贯穿设有与其相通的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一端连接在吸尘罩上,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所述降尘箱内腔中临近吸尘管道侧分别隔设有粉尘过滤网,所述粉尘过滤网之间的降尘箱内腔顶部布置有一组以上的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上方设有进水管及抽水泵,所述降尘箱底部设有一倒锥台形集污腔,所述集污腔底部连接在排水管道上,所述集污腔与排水管道之间隔设有一转动隔板,所述转动隔板通过弹性件连接在降尘箱底部。
所述吸尘罩呈伞形,其内可拆卸安装有岩石过滤网。
所述靠近风机的粉尘过滤网网格密度大于另一个粉尘过滤网。
所述水雾喷头均布排列在与进水管相通的喷头槽内,所述喷头槽顶部与进水管的进水端相接处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触接在粉尘过滤网上。
所述吸尘管道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采用可伸缩塑料软管结构。
所述矿尘处理机构通过空心垫高层垫设在掘进机机体上。
所述排水管道的排水端倾斜放置在与掘进机相连的装载机尾部。
所述降尘箱为可拆卸式。
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发明可随掘进机一起运动,无需过多的外在配套设备,整个除尘过程比较自动化,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不会影响掘进作业,成本低廉;吸尘罩安装在掘进机机头部,也就是粉尘产生的源头,避免了粉尘的扩散,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降尘箱内产生的粉泥和水可以通过掘进机尾部的刮板输送机连同掘进作业时产生的岩石一起运出,实现自动化清理,且不会对掘进机的工作环境产生影响。整套降尘系统对掘进机没有大的改动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可靠,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降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水雾喷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臂式掘进机降尘系统,包括安装在掘进机本体1上的矿尘采集机构2及矿尘处理机构3,
矿尘采集机构2,包括套设在掘进机截割臂上的伞形吸尘罩2a,所述伞形吸尘罩2a内安装有岩石过滤网2b;为增加除尘效果,吸尘罩在不影响掘进机工作的前提下应尽量靠近截割头,由于岩石过滤网2b靠近截割头处,易损坏,需要定期更换,因此该过滤网设计为易拆卸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