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1980.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谢维维;吴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众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6/00 | 分类号: | B65H26/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带分条机 自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带分条机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
背景技术
铜带分切是铜带材加工末端工艺技术,通常使用铜带分条机装置操作。铜带分条机由电控系统控制分切铜带的放卷和收卷,在铜带放卷时由PLC控制,最终达到客户要求的铜带尺寸和边部质量。
但是由于铜带分条机放卷系统为PLC控制联动,无卷径测量系统,联动速度单一,容易造成厚带小卷分切时,放卷机无法跟上裁切速度而降低产能;或者是造成薄带大卷时,放卷机速度大于裁切速度而导致铜带材频繁触及放卷坑底,造成铜带材表面大面积擦伤。
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放卷自调系统,根据铜带的位置实时调整传动速度,在保证产能的同时避免铜带表面擦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使其可以根据铜带的位置实时调整传动速度,在保证产能的同时避免铜带表面擦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包括PLC、调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调系统在铜带分条机放卷坑的最上端和坑底分别设有光电对射传感器;光电对射传感器提供的位置信号经过电阻器传输给PLC进行计算得出模拟信号给调过器实现储料自调。
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数目为四只,并且第一个传感在坑口一下50cm处,其他3个按100cm每个的距离放置。
所述的电阻器与PLC之间设有电位器,直接干预光电对射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位置信号,再传递给PLC处理。
所述的电位器为可调电位器,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
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根据铜带的位置实时调整传动速度,避免铜带表面擦伤;2、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3、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铜带分条机的放卷自调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铜带分条机放卷坑的最上端和坑底分别设有光电对射传感器;光电对射传感器提供的位置信号经过电阻器传输给PLC进行计算得出模拟信号给调过器实现储料自调。光电对射传感器数目为四只,并且第一个传感在坑口下50cm处,其他3个按100cm每个的距离放置,则第四只传感器距离底部位置约50cm 。
电阻器与PLC之间设有电位器,直接干预光电对射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位置信号,再传递给PLC处理。
本发明将铜带分条机放卷坑内的四只光电对射传感器通过PLC与直流调速器重新匹配,原工作状态时,每只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工作时,只切入一个信号,现在变更为传感器工作时,都切入一个信号。一方面减少调速器的响应时间,一方面将最上端和坑底的两只传感器重新定义,配置成最理想的参数按照裁切时的确切参数,调整幅度大致为第一只传感器工作时,给予直流驱动器100%开口度触发,斜坡设定为2.5秒,最下面的传感器则设定为逻辑停止位,如此即可保证带材的速度。使之一直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铜带分条机放卷系统的自调改进,使分条机在分切厚带小卷或薄带大卷时,能全面提高产品的分切质量。
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如下:带料来料,放卷储料坑内有四只光电传感器提供位置信号,信号经过预设阻值的电阻器,再经过电位器敢于后进入PLC进行计算,最终将模拟信号传送到调过器,形成闭环可控的储料自调系统,保证坑内有2米至2.5米的带材预留.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众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众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机的控制器
- 下一篇:改进的镜头支撑头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