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512.6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松元秀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62;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立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1基板;
第2基板,其具有触摸面板的检测电极;
液晶,其被夹持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
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它们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控制上述液晶的取向;
半导体芯片,其向上述对置电极供给对置电压和触摸面板扫描电压,
上述对置电极被分割成多个区块,被连续的多条显示行的各像素所共用,且兼作上述触摸面板的扫描电极;
在上述半导体芯片中,向上述被分割的各区块的对置电极供给上述对置电压和上述触摸面板扫描电压的端子,是在形成于由上述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部侧的边上的第1端子组中的、配置于上述半导体芯片的两侧的多个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对置电极的分割数为M时,配置于上述半导体芯片的两侧的多个端子为配置于一端的M个端子A1和配置于另一端的M个端子A2,其中,1≤M≤24,
上述半导体芯片能够切换以下两种模式:
自上述多个端子A1和上述多个端子A2的各个端子向在上述分割的各区块的对置电极中依次被选择出的对置电极供给上述触摸面板扫描电压,向除了上述被选择出的对置电极以外的对置电极供给上述对置电压;
自上述M个端子A1和上述M个端子A2中的第1~N个端子输出上述对置电压,自余下的第N~M个端子输出上述触摸面板扫描电压,其中,1≤N<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N为N=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基板具有向上述各像素输入扫描电压的多条扫描线和向上述多条扫描线供给上述扫描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
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内置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是仅使用n型或p型晶体管构成的电路;
上述半导体芯片自上述多个端子A1和上述多个端子A2的各个端子向在上述分割的各区块的对置电极中依次被选择出的对置电极供给上述触摸面板扫描电压,向除了上述被选择出的对置电极以外的对置电极供给上述对置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基板具有向上述各像素输入扫描电压的多条扫描线、向上述多条扫描线供给上述扫描电压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和选择上述被分割的各区块的对置电极的对置电极选择电路;
上述对置电极选择电路配置于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和上述显示区域之间,
上述对置电极选择电路配置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是CMOS电路结构的电路;
上述半导体芯片自上述M个端子A1和上述M个端子A2中的第1~N个端子向上述对置电极选择电路供给对置电压,自余下的第N~M个端子向上述对置电极选择电路供给上述触摸面板扫描电压,其中,1≤N<24。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1基板;
第2基板,其具有触摸面板的检测电极;
液晶,其被夹持在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之间;
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它们在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各个像素中控制上述液晶的取向;
多条扫描线,其向上述各像素输入扫描电压;
第1扫描线驱动电路和第2扫描线驱动电路,它们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配置于由上述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部的两侧,向上述多条扫描线供给上述扫描电压;
半导体芯片,其向上述被分割的各区块的对置电极供给对置电压和触摸面板扫描电压,并且向上述第1扫描线驱动电路和上述第2扫描线驱动电路供给显示控制信号,
上述对置电极被分割成多个区块,被连续的多条显示行的各像素所共用,且兼作上述触摸面板的扫描电极;
上述半导体芯片具有在与由上述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部相反的一侧的边上形成的第2端子组;
上述第2端子组中配置于上述半导体芯片的一端的多个端子是向上述第1扫描线驱动电路供给显示控制信号的端子B1;
上述第2端子组中配置于上述半导体芯片的另一端的多个端子是向上述第2扫描线驱动电路供给显示控制信号的端子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