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海水淡化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123.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高;于观武;安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开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解决人类对淡水越来越大的需求,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延长海水蒸馏的时间,提高蒸馏效率,有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联箱采用立式设置。这种立式设计的联箱在运行中普遍存在两方面的缺点:一是当太阳光线好,蒸发沸腾比较剧烈时,联箱上端的水、汽容易上窜,进入冷凝装置及其管路,对管路和收集的蒸馏水造成污染。二是为防止水汽上窜,有的在联箱上端安装汽水分离器,使排出的热水与蒸汽分离后再回流到联箱中。这种装置虽然对汽、水的分离有一定作用,但这些附属设备不仅自身吸收热量,而且还会散热大量热,使进入分离器的蒸汽部分冷凝,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降低蒸馏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汽水上窜,热能损耗小,蒸馏效率高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安装有连成一体的联箱和太阳能采热管;联箱上连接有太阳能采热管的箱体侧面向与水平向夹角为90度。联箱两侧分别设置有多只太阳能采热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太阳能采热管与联箱长轴向的夹角为60-90度,且不同太阳能采热管的夹角从下往上依次增大,最上层的太阳能采热管与联箱长轴向的夹角为80-90度;联箱内胆中加热水的液面距离出汽口40-50厘米;内胆上端设有与胆体底面连接的“V”形导流板。
所述导流板位于内胆的液面以上,导流板上设有蒸汽透孔,所述透孔上设有活连接的透气网。
本发明箱体两侧设有太阳能采热管,且不同太阳能采热管与联箱长轴向的夹角从下往上依次增大,其顶端的太阳能采热管与联箱的内夹角为80-90度;内胆中加热水的液面距离出汽口40-50厘米,内胆上端设有“V”形导流板。当光照强烈汽、水发生上窜时,就会受到“V”形导流板的迎阻,其中的水被分流冲向两边,由于内胆液面以上设有太阳能采热管,分流到两边的水一部分会进入太阳能采热管,其余部分受到太阳能采热管管口的阻挡,在到达出汽口之前就会停止下来,避免了热水排出到出汽口外;而蒸汽则继续向上运行,并经由出汽口排出。当汽水停止上窜后,由于顶端的太阳能采热管与箱体夹角大,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太阳能采热管中的水还会向箱体发生部分回流,使顶端太阳能采热管处于全空或部分空腔状态;而且随着采热管内水的汽化蒸发,还会增加空腔的容积,当汽、水再次上窜时,能够吸纳向两侧分流的热水。避免了热水上窜对蒸馏水质量的影响,又防止了热量损失,提高蒸馏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该太阳能海水淡化加热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上安装有连成一体的联箱2和太阳能采热管3。联箱2为立式设置,箱体上连接有太阳能采热管3的侧面向与水平向夹角为90度;联箱2两侧分别设置有25-30根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采热管3。太阳能采热管3与联箱2长轴向的夹角6为60-90度,且不同太阳能采热管的夹角6从下往上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位于顶端两侧的各4根太阳能采热管3与联箱2长轴向的夹角6为80-90度,最顶层的太阳能采热管3最好为水平状。联箱内胆21中加热水的液面5距离出汽口23的距离为40-50厘米,且液面5的高度由补水装置7控制。联箱上端的内胆21中设有与胆体底面连接的“V”形导流板4。
图3所示实施例,导流板4整体位于联箱加热水的液面以上,导流板4上设有若干蒸汽透孔41,透孔41上设有活连接的透气网42。活动连接的透气网42不仅有利于破碎汽泡,使蒸汽缓慢通过,而且便于更换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开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开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