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高血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338.7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杰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高血压 保健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高血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中医药“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和药食同源的防治疾病方法应该并且可以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发挥其特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具有较强降血压或辅助降压有协同功能如活血、降脂、抗氧化、镇静的中草药进行合理的组合,与亦有降血压功能而又含冠突散囊菌的茯砖黑茶通过特殊工艺和温度时间进行再发酵的保健茶制备方法,使之产生更强大的降血压功能和甘香醇和的风味口感,本发明具有组方合理,天然无副作用,工艺简单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能防治高血压、甘香醇和、沸水冲泡即可饮用的特点,方便人们日常代茶饮用,达到防治高血压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高血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如下原料:
杜仲叶 25kg
罗布麻叶 13kg
桑寄生 13kg
人参花蕾 1kg
去皮灵芝 1kg
当归尾 3kg
红花 2kg
茯砖黑茶 42kg
其中,所述的茯砖黑茶是选用在生产日期之后的半年以内并含较丰富冠突散囊菌的新茶叶制品。
(2)将杜仲叶、罗布麻叶打碎成约为黄豆大小的小片状;
(3)将桑寄生用粉碎机粉碎成约40目的粗粉末;
(4)将人参花蕾打碎成约40目的粗粉末;
(5)将去皮灵芝用粉碎机粉碎成约80-100目的细粉末;
(6)将当归尾切碎,加水9kg煮沸30min,滤去药渣,得当归尾水煎液备用;
(7)将步骤(2)至(6)所得加入红花一起混合均匀,分装于不锈钢桶内,入蒸汽压力锅122℃20min灭菌,冷却至28℃;
(8)将茯砖黑茶压碎弄散,与步骤(7)所得混合均匀,装入经灭菌的广口棕色玻璃瓶或陶瓷缸中,用灭菌棉纱扎封好瓶口或缸口;
(9)将步骤(8)所得放入具有加热和制冷双重功能的恒温室中,按白天12小时恒温28℃,晚上12小时恒温20℃的规律恒温发酵5天后,再调整至恒温55℃的状态下并增加抽湿机进行抽湿,抽湿的第二天起每天摇瓶或将缸内的物料翻动一次,直至干燥至含水量≤10%时,用铝塑复合膜袋进行分装并抽真空封口,制得一种防治高血压保健茶。
本发明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杜仲叶: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的干燥叶,与中药杜仲一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作用,可代替资源较珍贵的杜仲使用。其降血压、治头晕目眩及镇静作用较好。
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直立亚灌木罗布麻的干燥叶,味甘、苦,性凉,归肝经。功能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用于肝阳上亢、眩晕、心悸失眠、高血压病。降血压作用显著而持久,但对正常血压者无影响,还有降血脂作用。
桑寄生:为中药材,味甘苦,性平,入肝、肾经。有降血压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有头痛、眩晕、耳鸣、心悸的症状。
人参花蕾:为人参在开花期之前采摘的花蕾干燥后所得,味甘、苦如人参味,除含丰富的人参皂苷之外,另含人参花蕾9肽和11肽,能扩张血管、降血糖,还含丰富的有机锗。人参花蕾性微凉,能生津降血压,不象人参那样温补易动火。
去皮灵芝:为多孔菌种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品,为中药材,味甘性平,归心、肝、脾、肺、肾五经。有降血压、强心、护肝、提高免疫功能,可治虚劳、冠心病、高血脂症。本发明者还发现其具有促进冠突散囊菌生长的作用。
当归尾:为中药材,味辛、甘,性温。功能活血破瘀、养血润燥,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等。
红花:为中药材,味辛、微苦,性温。有活血通经破瘀作用,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含红花红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茯砖黑茶:为我国湖南省安化县特产的茶叶制品,其含冠突散囊菌,是黑茶类品种中唯一在国家标准中要求的指标,它是一种特殊的益生菌,在发酵中产生香气和许多有益功能物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杰,未经陈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