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高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359.9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杰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233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高血脂 保健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高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脂又称高血脂症,其主要危害指标是人体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值,长期高血脂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亦是形成血栓、引发心源性脑栓塞或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
近年,我国高血脂症患者大幅增加,对国民健康的威胁及由此带来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相当严峻,因此,应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中“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发掘和创新地运用中医药食同源方法,开发防治高血脂保健茶,以方便人们作为日常消闲饮品的形式饮用,达到有效防治高血脂及其引发的相关疾病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将具有较强降脂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天然、口感良好的中草药进行合理组合,并与有特殊降脂功能的含冠突散囊菌的茯砖黑茶通过特殊工艺和温度时间进行再发酵,使之产生更强大的降血脂功能和甘香醇和的风味口感的保健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组方合理、工艺简单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能防治高血脂、甘香醇和、沸水冲泡即可饮用的特点,方便人们日常代茶饮用,达到防治高血脂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高血脂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如下原料:
荷叶 13kg
竹叶 13kg
沙棘叶 14kg
葛花 3kg
田七花 2kg
红花 3kg
红景天 1kg
首乌藤 1kg
去皮灵芝 2kg
茯砖黑茶 48kg。
其中,所述的茯砖黑茶是选用在生产日期之后的半年以内并含较丰富冠突散囊菌的新茶叶制品。
(2)将荷叶、竹叶、沙棘叶、葛花、田七花、红花、红景天、首乌藤用粉碎机粉碎成20-40目的粗末;
(3)将去皮灵芝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末;
(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混合均匀,装于平底盘中,刮平,使厚度为12-15mm,入蒸汽压力锅121℃15min灭菌并使其吸收一定的水分,冷却至30℃;
(5)将茯砖黑茶弄散,与步骤(4)所得混合均匀,装入经灭菌的广口棕色玻璃瓶或陶瓷缸中,用灭菌棉纱扎封好瓶口或缸口;
(6)将步骤(5)所得放入具有加热和制冷双重功能的恒温室中,按白天12小时恒温30℃、晚上12小时恒温20℃的规律恒温发酵7-8天后,再调整至恒温58℃的状态下并增加抽湿机进行抽湿,抽湿的第二天起每天摇瓶或将缸内的物料翻动一次,直至干燥至含水量≤10%时,用铝塑复合膜袋进行分装并抽真空封口,制得一种防治高血脂保健茶。
本发明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荷叶:为中药材及药食两用原料,有清香味,含生物碱和黄酮类;功能降血脂、抗氧化、减肥。
竹叶:为禾本科常绿多年生植物竹的叶子干燥后所得,含黄酮类及酸性杂多糖,功能抗氧化、降血脂。
沙棘叶:为胡颓子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的干燥叶,在我国资源丰富,沙棘叶含丰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等作用,尤其沙棘叶降血脂、消食化滞、活血散癖、通便、祛痰的功能为本发明所重视。
葛花:为中药材,味甘性平无毒,能解酒醒脾,并具有减肥消脂功能。
田七花:即三七花、为中药材,性味甘凉,具有降血脂、平肝降压作用。
红花:为中药材,味辛、微苦、,性温。有活血通经破瘀作用,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含红花红色素,具抗氧化作用。
红景天:为中药和藏药材,味甘苦,性平,归肺、心经。功能益气活血,有耐缺氧、治胸痹心痛作用。
首乌藤:为中药材,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功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有降血脂作用。
去皮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品,将有光泽的面皮层除去后使用。灵芝为中药材,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功能,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喘咳。灵芝所含多糖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作用。本发明者发现,灵芝在本发明的原料组合发酵中起到促进冠突散囊菌生长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杰,未经陈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金属防爆容器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二醇二氮烯鎓类杂环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