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道化网桥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3542.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康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化网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桥,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道化网桥。
背景技术
网桥又称为网络桥接器。网桥的功能在延长网络跨度上类似于中继器。网桥将两个相似的网络连接起来,并对网络数据的流通进行管理。它工作作于数据链路层,不但能扩展网络的距离或范围,而且可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网络的分段,各网段相对独立,一个网段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网段的运行。但是,现有的网桥是在链路层纯转发式的桥接,无法对通道两端的信号质量及数据流量做出评估处理,往往导致通道拥塞,丢包严重,甚至是死机的情况。这将给网络用户的数据带来很严重的威胁,尤其的那些很重要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道化网桥,其在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均对信号质量及流量情况实时监测以做出相应措施,避免数据丢包、坏包或死机的情况,保证数据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道化网桥,它包括微处理器MPU,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连接有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还包括第一信号检测器、第二信号检测器、第一流量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所述的第一信号检测器和第一流量检测器的输入端均连接在以太网端口上,输出端均连接在微处理器MPU上;所述的第二信号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的输入端均连接在E1端口上,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MPU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连接有交流电源连接口和蓄电池。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还连接有电源指示灯。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还连接有报警装置。
所述的第一流量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为SM-XBR2.0。
所述的第一信号检测器和第二信号检测器为SM-PRBS-7。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为AM389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均连接有信号检测器和流量检测器,对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的信号质量及流量情况实时监测,避免通道堵塞、数据丢包或坏包、死机的情况,以保证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通道化网桥,它包括微处理器MPU,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连接有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还包括第一信号检测器、第二信号检测器、第一流量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所述的第一信号检测器和第一流量检测器的输入端均连接在以太网端口上,输出端均连接在微处理器MPU上;所述的第二信号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的输入端均连接在E1端口上,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MPU相连。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连接有交流电源连接口和蓄电池。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还连接有电源指示灯。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上还连接有报警装置。
所述的第一流量检测器和第二流量检测器为SM-XBR2.0。
所述的第一信号检测器和第二信号检测器为SM-PRBS-7。
所述的微处理器MPU为AM3894。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以太网端口连接有第一信号检测器和和第一流量检测器,E1端口上连接有第二信号检测器和和第二流量检测器,以对以太网端口和E1端口的信号质量和数据流量情况进行监测,当第一信号检测器或/和第二信号检测器监测到信号质量不好时,微处理器MPU则会降低通道带宽以满足信号质量的要求,避免大量坏包情况的产生;当第一流量检测器或/和第二流量检测器监测到以太网端口或/和E1端口的流量较大,发生堵塞时,微处理器MPU则会向网络转动、终端设备发生PUSE暂停信号,避免造成以太网端口或/和E1端口拥塞现象或者死机的现象。微处理器MPU上连接有交流电源连接口和蓄电池,微处理器MPU在交流电源连接口无电源供给时,可控制两个冗余电源的切换,保证网桥的电源供给。当以太网端口或/和E1端口信号质量不好或/和数据流量较大时,微处理器MPU则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没给人以提醒。
按照上述的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完成本发明。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思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