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轴机的组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3590.8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晔庆;王泓澍;杜信谋;骆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达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机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简化联轴机拆卸组装动作的结构,可满足使用者轻易调整联轴机结构的需求,减少工作复杂性。
背景技术
一般永磁联轴机主要由铜或铝为材质的导磁转子,以及具有强力磁铁的永磁转子两部分组成。导磁转子主要固定在马达轴上,永磁转子则固定在负载轴上,在导磁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有间隙(通称为气隙)。如此马达和负载的连结会由原来的硬(机械)连结转变为软(磁)连结,通过调节导磁转子与永磁转子间的气隙就可使负载轴上的输出转矩变化,从而使负载转速变化。
永磁联轴机能显著改善系统的运转特性,在启动负载之前由永磁联轴机驱动马达空载启动,不仅降低了马达的启动电流,减少了对马达的热冲击负荷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从而节约电能并延长马达的工作寿命,而且极为有效的减少了启动时传动系统对输送皮带的破坏性张力,消除了输送机启动时产生的震荡,还能大幅度减轻传动系统本身所受到的启动冲击,延长皮带,惰轮等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维修及故障时间成本。因此,相较于传统联轴机,永磁联轴机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结构,而且极具实用价值。
然而,在实际应用时,人们熟知的永磁联轴机的结构仍存在缺点并有待改进,例如在调整气隙的时候,往往无法顺利进行,而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其主要问题在于,人们熟知的永磁联轴机多为大型的机械结构,其组成单元相当复杂。当我们需要调整气隙时,必须先拆卸大量的螺丝,费时费工,并且由于螺丝是小型容易忽略的组件,在拆卸过程中,很可能发生遗失的意外,造成永磁联轴机重新组装时的困难。
另外,对于常见的永磁联轴机内部的装置,例如多数的轴承结构,其受限于前述永磁联轴机的复杂设计,各装置之间的组成关系相当紧密,往往难以拆卸以进行更换或保养。因此,当有必要拆换该轴承时,必须将整组机械运回原厂,利用原厂专门的工具进行拆换工作,既费时也费工,相当不经济。
由此得知,人们熟知的永磁联轴机的组装结构仍存在有缺点,而有待加以改进。
为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联轴机结构产生的问题,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其可快速简易完成导磁转子的组合、微调工作,简化调整过程;并可便于进行联轴机内的机件更换,增加工作的效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包括有一导磁转子与一永磁转子,所述导磁转子与永磁转子套置在一转轴上形成同轴旋转,在所述导磁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具有气隙,使所述导磁转子与永磁转子以磁性连结同时旋转。所述转轴上套置有一轴套,使所述永磁转子端面固定在所述轴套上,让所述永磁转子经由所述轴套带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永磁转子与所述轴套之间插置有垫片,通过所述垫片的厚度与设置数量可调整所述永磁转子相对于所述轴套之间的距离,用以调整所述气隙的大小。所述导磁转子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使所述导磁转子与所述转轴得分别旋转互不干扰。并且所述导磁转子于设置所述轴承处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设置有一帽盖,所述帽盖用来封闭所述安装口,并由所述帽盖连接至动力源以带动所述导磁转子旋转,通过所述安装口可方便置换所述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与调整气隙相关零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与调整气隙相关零组件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与更换轴承相关零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机的组装结构与更换轴承相关零组件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
1导磁转子 11安装口
12帽盖 13螺丝
14螺丝 15挡止块
2永磁转子 21螺丝
22垫圈 23定位螺丝
3气隙 4转轴
5轴套 6垫片
61缺槽 62定位孔
7轴承 8皮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达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达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潜水泵
- 下一篇:马达绕线结构及其绕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