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937.9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泽;施秉鋐;黄国舜;李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3 | 分类号: | G02B6/43;G02B6/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学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光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科技的进步,利用光讯号来传导信息的设计与装置越来越多元与普及,而其中又以光耦合装置普及运用于许多领域中。
而现有光耦合装置的设计如美国公告第7369328号专利「Optical path change type optical coupling element」所示,于两个光学连接器(optical connector)之间设计有光学耦合组件,且该光学耦合组件的两个面上分别有一组透镜部,且该二透镜部至该反射面的距离相同,祈以透过该二透镜部改变光讯号特性的设计,使得该光耦合装置在进行光耦合传输时能产生较低的损耗,而可具有较佳耦合效率。
然而,上述的光耦合装置于组装时,为避免光讯号传输时有损耗加大及失真的疑虑,则须透过手动或是机器对位的方式使各该光学连接器与该光耦合组件上的透镜部对齐,不仅费时且亦容易产生误差。因此,综上说明可知,现有光耦合装置的设计仍未臻完善,且尚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光耦合装置对光校准费时且容易产生误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光耦合装置,具有对光校准时间所需耗费的时间低、光学定位准确度高等特性。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耦合装置,包含有光学耦合组件、光电转换模块、以及至少一条光导纤维(optical fiber);其中,该光耦合组件具有本体以及透镜架;该本体具有第一透镜部以及反射面;该透镜架以可分离的方式设于该本体上,且具有第二透镜;光讯号由该第一透镜部进入该光学耦合组件,经由该反射面反射后,由该第二透镜部离开该光学耦合组件;或是由该第二透镜部进入该光学耦合组件,经由该反射面反射后,由该第一透镜部离开该光学耦合组件;该光电转换模块用以接收电讯号并转换成光讯后,将该光讯号向外投射出、或是接收光讯号,再转换成电讯号后输出;该光导纤维位于该光学耦合组件的一侧,且其一端端面朝向该第二透镜部;该光导纤维用以将自外部传输的光讯号射往该第二透镜部、或接收来自该第二透镜部的光讯号,并传输至外部。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透镜部包含有复数个透镜,且这些透镜满足有下列条件:
0.9≧α≧1.2;
其中,α为这些镜片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的比值。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透镜部包含有复数个透镜,且这些透镜满足有下列条件:
28°≧γ≧35°;
其中,γ为这些透镜的镜面切线交角。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透镜部包含有至少一个透镜,且这些透镜的镜面为非球面镜面。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透镜部包含有至少一个透镜,且这些透镜的镜面为非球面镜面。
依据上述构思,该透镜架朝向该本体的面上具有第一前对位部,且该本体上则对应具有第二前对位部;当该透镜架与该本体连接时,该第一前对位部与该第二前对位部结合。
依据上述构思,该光耦合装置更包含线架,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该光学耦合组件的该透镜架连接,且这些光导纤维设于该线架上。
依据上述构思,该线架朝向该透镜架的面上具有第三前对位部,而该透镜架上则对应具有第四前对位部;当该线架与该透镜架连接时,该第三前对位部与该第四前对位部结合。
依据上述构思,该光电转换模块包含有光讯号产生组件以及光讯号接收组件;该光讯号产生组件具有至少一光投射部,用以在该光讯号产生组件接收电讯号并转换成光讯后,将该光讯号向外投射出;该光讯号接收组件具有至少一光接收部,用以接收光讯号,再由该光讯号接收组件转换成电讯号后输出;另外,该光耦合装置包含有两条光导纤维,其中一条用以将自外部传输的光讯号射往该第二透镜部,而另外一条用以接收来自该第二透镜部的光讯号,并传输至外部。
依据上述构思,该光讯号产生组件为面射型雷射(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该光讯号接收组件为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s,PD)。
藉此,透过上述的设计,该光耦合装置不仅对光校准时间所需耗费的时间低,更可具有光学定位准确度高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光学耦合组件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光学耦合组件透镜架的立体图;
图5揭示透镜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
图6揭示透镜的镜面切线交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