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利用换电小车更换电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217.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晓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利用 小车 更换 电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方法,尤其涉及电动汽车利用换电小车更换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普通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市场上出现了电动汽车。但是,电动汽车需要经常更换电池,并且电动汽车的电池既大又重,所以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更换电池的时候,操作十分危险,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市面上已经研发出专门用于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设备,但其也是比较庞大,对使用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普通的更换换电动汽车电池的方式普遍存在更换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方法所具有的效率低、操作不方便、不安全等不足而提出的,旨在提供效率高、对位精准、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利用换电小车更换电池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a.将换电小车的电池夹具对准电动汽车的电池仓位置;
b.换电小车的推送气缸将吸盘推送至顶住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
c.按下操作台上的吸气按钮,吸盘吸住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
d.推送气缸将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拉至电池夹具内;
e.换电小车移动至空电池架位置,再用推送气缸将电动汽车内部取出的电池推送至空电池架上;
f.换电小车移动至另一电池架位置,推送气缸将吸盘推送至顶住另一电池架上的电池;
g.按下操作台上的吸气按钮,吸盘吸住另一电池架上的电池,并通过推送气缸将电池拉动至电池夹具内;
h.移动换电小车,将电池夹具对准电动汽车的电池仓位置;
i.推送气缸将电池夹具内的电池推送至电动汽车的电池仓内。
作为优选,步骤a和步骤h中,电池夹具与电动汽车的电池仓进行位置对准时,吸盘两侧的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激光标记,辅助电池夹具与电动汽车的电池仓进行位置对准。通过激光标记的辅助,可以提高电池夹具与电动汽车的电池仓进行位置对准时的精度,使推送电池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更换电池的效率。
作为优选,步骤e和步骤f中,换电小车需要与电池架进行位置对准,并且位置对准时,吸盘两侧的激光发射器发射出激光标记,辅助换电小车与电池架进行位置对准。通过激光标记的辅助,可以提高换电小车需要与电池架进行位置对准时的精度,使推送电池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更换电池的效率。
作为优选,换电小车底部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可以使换电小车制动并固定在原地,方便电池的更换作业。
作为优选,刹车装置为气动刹车。气动刹车使换电小车制动更稳定,不会轻易的被外界因素影响。
作为优选,电池夹具与升降平台连接,升降平台沿着螺纹钢柱上升或下降。升降平台带动电池夹具上升下降,使电池夹具可以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电池进行装卸。
作为优选,电池夹具两侧设有电池侧移装置,电池侧移装置与操作杆连接,使用操作杆控制电池侧移装置来实现电池的左右移动。电池侧移定位装置关闭时,可以夹住电池,防止电池在电池夹具内随意移动。
作为优选,换电小车后部设有手动轮。使用手动轮控制电池夹具来实现电池水平角度的调整。转动手动轮可以调节电池夹具的水平角度,以满足对不同角度放置的电池进行装卸。
作为优选,操作台上设有上升、下降、电源、推出、吸气、拉回按钮。上升按钮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上升,下降按钮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下降,电源按钮用于换电小车电源的通与断,推出按钮用于控制推送气缸的推出动作,拉回按钮用于控制推送气缸的拉回动作,吸气按钮用于控制吸盘吸住电池的动作。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电动汽车利用换电小车更换电池的方法使整个更换电池的过程更加安全、流畅,并且可以对多角度、不同位置的电池进行装卸。另外,经实际换电测试,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换电平均时间为10分钟,采用本方法换电平均时间为3分钟,大大缩短了换电时间,提高了更换电池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换电小车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瓿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刹车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