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815.1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鸿月五金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轮毂 复合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摩托车、飞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降低结构重量成为提高性能的重要措施。镁及其镁合金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重复利用性强等优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材料之一。
我国镁资源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界上最大的镁生产国和出口国。日前我国已占全球镁生产能力的3/4、产量的1/2。但镁合金应用开发严重滞后,80%以上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出口,造成我国镁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加快镁合金应用与产品制备核心技术的开发,将成为我国制造并抢占相关领域技术制高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群体的重点工作。
然而,我国在镁合金研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全国已经有近10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镁合金应用方面的开发研究,但产业化生产的却很少,只有与桑塔纳配套的乾通公司批量生产镁合金变速箱体,其它还有一些厂在电子类产品上也进行批量生产,而在车用轮毂生产方面,由于技术难度相对较高,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与其它结构材料相比,采用镁合金制备的汽车轮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镁合金的密度是钢的23%,铝的67%,塑料的170%,是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镁合金的屈服强度与铝合金大体相当,只稍低于碳钢,是塑料的4~5倍,其弹性模量更远远高于塑料,因此在相同的强度和刚度情况下,用镁合金轮毂可以大大减轻零件重量。
2)、镁合金与铝合金、钢、铁相比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在同样受力条件下,可消耗更大的变形功,具有降噪、减振功能,可承受较大的冲击震动负荷。
3)、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因此 ,加快镁合金轮毂的开发制造极具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它具有方法较为简单、制备成本较低,且性能较优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形成半固态原料:将镁合金原料放入熔化炉的坩埚中熔化,之后将溶化后的镁合金原料输送入电磁搅拌炉中,搅拌至半固态原料;
B)形成轮毂毛坯:将半固态原料放入挤锻模具中经挤压和锻造形成轮毂粗毛坯后,对该轮毂粗毛坯表面经过车削加工形成轮毂毛坯;
C)形成半成品:将轮毂毛坯放入旋压机,经双频预热后进行旋压成型为半成品;
D)形成成品:将半成品依次经过热处理、车床精密切削、表面处理后,形成成品。
所述步骤A)中熔化炉的坩埚温度为:650~700oC。
所述步骤A)中熔化炉的坩埚温度为:680oC。
所述步骤A)中所用的熔化炉为定量熔化炉。
所述步骤C)中旋压时双频预热温度至:350~380oC。
所述步骤C)中旋压时双频预热温度至:360oC。
所述步骤D)中的表面处理包括:微弧氧化处理。
所述步骤D)中的表面处理包括:着色涂装处理。
所述步骤D)中的表面处理包括:电镀铬处理。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且性能较优。本发明的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所用设备以及设备的参数控制,均较为常见,易于掌握,从而较为简单,且不会过多增加镁合金轮毂的制备成本。同时,该方法主要采用挤压、锻造和旋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所制成轮毂的重要部位的力学性能,比如:轮芯、轮辐和外轮缘等部位的力学性能,从而使轮毂能够满足使用需要。而且,本发明的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对镁合金原料的组成并无特殊要求,从而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镁合金轮毂复合成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形成半固态原料:将镁合金原料放入熔化炉的坩埚中熔化,之后将溶化后的镁合金原料输送入电磁搅拌炉中,直至搅拌至半固态原料。其中,所采用的镁合金原料为:AZ91D,其合金成分见表1-1:
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鸿月五金制造厂,未经永康市鸿月五金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