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5350.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乔江浩;陈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塑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53/02;C08K5/098;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41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聚苯乙烯 塑料 再生 改性 家电 专用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是黑色家电塑料外壳的主要原料,随着国内黑色家电报废高峰到来,产生了大量聚苯乙烯废旧塑料,但是由于家电用的塑料对外观要求极其严格,因此废旧家电聚苯乙烯外壳仅仅回收在低端的塑料制品方面,比如木塑、作坊生产家电外壳。
目前回收电视机外壳聚苯乙烯塑料,由于含有其他组份杂质以及较多阻燃剂,造成外观上有较多砂眼和流纹,所以大部分废旧聚苯乙烯无法用在电视机外壳方面,如此大大减低了回收聚苯乙烯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废旧聚苯乙烯使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视机外壳聚苯乙烯塑料回收利用率较低,造成浪费资源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废旧聚苯乙烯电视机外壳破碎料 100份
SEBS 5~8份
EBS 0.1~0.3份
硬脂酸钙 0.1~0.5份
硬脂酸锌 0.1~0.3份;
其中,所述废旧聚苯乙烯电视机外壳破碎料为报废电视机进拆解后,将聚苯乙烯碎料进行破碎、摩擦、清洗、漂洗、烘干,再经过盐水浸泡、筛选,然后再次进行清洗、干燥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盐水由100份工业水、8份氯化钠、2份氯化钙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旧聚苯乙烯电视机外壳破碎料100份,SEBS 8份,EBS 0.3份,硬脂酸钙0.2份,硬脂酸锌0.15份。
上述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废旧聚苯乙烯电视机外壳破碎料、SEBS、EBS、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加入高混机内混合4min,即得预混料;
(2)将预混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内加热熔融挤出塑化,即得半成品;
(3)将半成品进行拉条、冷却、干燥、造粒、包装,即得专用料。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条件:温度为190~210℃,螺杆转速为450r/min。
再进一步地,步骤(3)中冷却水温度为35~45℃。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配方选用了报废电视机外壳聚苯乙烯塑料,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并且制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还有效地解决报废电视机的聚苯乙烯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专用料主要用于再次生产家电外壳,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同实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同时降低原料成本。
(3)本发明回收的电视机聚苯乙烯塑料经过本发明配制的盐水筛选后,可以生产出不含泥砂和不含有阻燃剂的高纯度的聚苯乙烯废旧塑料(纯净度高达99.7%),经过改性后生产的聚苯乙烯家电专用料,不仅物理性能高于一般新料树脂,同时外观不再有砂眼和流纹现象。
(4)本发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具有摩擦产生的热量较少、物料所受到的剪切比较均匀、螺杆的输送能力较大、挤出量比较稳定、物料在机筒内停留时间长从而是所有组分混合更加均匀的优点,进而有效的保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大化的满足使用者需求。
(5)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有效的制备出合格的成品,而且操作过程十分简单,及其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再生改性家电专用料,按重量计,由100份废旧聚苯乙烯电视机外壳破碎料,8份SEBS,0.3份EBS,0.2份硬脂酸钙,0.15份硬脂酸锌组成。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塑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塑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