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394.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隋健;刘继高;李俊辉;寇永乐;马海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复合管 高压 液胀机 进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成型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长,国际、国内都在加大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力度。油气输送管道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经济、安全、不间断的长距离输送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双金属复合管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而且成本低,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发展迅速。在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中,传统的进料系统机械结构复杂,通常由进料台架、翻料臂、接料臂、多油缸驱动装置等组成,进料过程协调性差,进料后往往还需要夹紧对中装置,进料系统不仅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维护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机械结构复杂,进料过程协调性差,控制精度低,造价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维护极为不便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包括左胀型模具、长轴、接料臂、右胀型模具、固定顶杆和进料驱动装置;
左胀型模具和右胀型模具安装在长轴;
接料臂为与右胀型模具的内表面半径相同的弯曲臂,设置在该右胀型模具的端面,该接料臂的右端与该端面铰接;
进料驱动装置与右胀型模具联接以带动该右胀型模具绕长轴转动;
固定顶杆与接料臂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直接固定于地面,当右胀型模具在进料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长轴向上转动过程中顶推住接料臂。
接料臂的右端与所述端面顶部内侧铰接。
固定顶杆的顶部为球形面或设置有钢球或钢珠。
进料驱动装置由上连杆、下连杆和液压缸组成;
上连杆的上端与右胀型模具底面铰接,其下端与下连杆及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部铰接;
下连杆的下部与地面铰接;
液压缸的端盖与地面铰接。
还包括置于右胀型模具右侧的进料台架,进料台架的顶面高于右胀型模具的顶面翻转至右下最低处时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采用接料臂和右胀形模具一体化设计,接料臂无需单独的驱动装置,能够随着右胀形模具的升降自动进行接料;料臂端部为与胀形模具半径相同的环状,使得在将钢管导入胀形模具的过程中减小了对钢管的冲击碰撞;进料驱动装置为连杆增力机构,能够起到增大力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便于控制,可靠性高,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钢管进入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出料装置开始进料时示意图;
图3是钢管部分左胀型模具时的示意图;
图4是钢管全部位于左胀型模具的顶面时的示意图。
图中:1、左胀型模具;2、长轴;3、接料臂;4、进料台架;5、右胀型模具;6、固定顶杆;7、进料驱动装置;8、上连杆;9、下连杆;10、液压缸;11、右端;12、右胀型模具端面顶部内侧;13、钢珠或钢球;14、活塞杆;15、端盖;16、内表面;17、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的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机械结构复杂,进料过程协调性差,控制精度低,造价成本高,而且生产过程维护极为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所示的双金属复合管高压液胀机进料系统,包括左胀型模具1、长轴2、接料臂3、右胀型模具5、固定顶杆6和进料驱动装置7;左胀型模具1和右胀型模具5安装在长轴2;接料臂3为与右胀型模具5的内表面16半径相同的弯曲臂,设置在该右胀型模具5的端面,该接料臂3的右端11与该端面铰接;进料驱动装置7与右胀型模具5联接以带动该右胀型模具5绕长轴2转动;该进料驱动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更具体的是由上连杆8、下连杆9和液压缸10组成;上连杆8的上端与右胀型模具5底面铰接,其下端与下连杆9及液压缸10的活塞杆14的顶部铰接;下连杆9的下部与地面铰接;液压缸10的端盖与地面铰接。
固定顶杆6与接料臂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直接固定于地面,当右胀型模具5在进料驱动装置7的驱动下绕长轴2向上转动过程中顶推住接料臂3。
本实施例中,接料臂3的右端11与右胀型模具5端面顶部内侧12铰接(还可通过销轴联接),即铰接处位于右胀型模具5的内表面16的右侧入口处。
固定顶杆6的顶部为球形面或设置有钢球或钢珠13,可以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