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480.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学敏 |
主分类号: | F02B43/10 | 分类号: | F02B43/10;F02M21/06;F02M25/00;F02G5/02;F02B4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气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二)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变的越来越差,造成该情况的很大的一方面就是石油、天然气等的使用,而它们是目前汽车、两轮车、各种工厂设备最主要的动力系统的驱动原料,不可避免,而且与其相适配的动力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污染小的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力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发动机、汽化装置、燃气等离子发生器,该燃气等离子发生器连接发动机,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汽化装置分别与水箱相连,该水箱内装有甲醇、乙醇中至少一种及水,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内还装有氢氧化物电解质。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上分别安装燃气出口、进液口,内部装有液体,该液体内设置电极,该汽化装置上分别设置醇水入口、醇水蒸汽出口、发动机废气入口、发动机废气出口、液体喷头,燃气等离子发生器上分别设置醇水蒸汽入口、燃气出口,两发生器之间为燃气出口且其内外安装。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燃气等离子发生器均与电源相连的分配器连接,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与汽化装置上均安装压力感应器,该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与CPU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发生器包括放电室,该放电室分别与醇水蒸汽入口、燃气出口连通。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正、负电极面积比为0.8-20:1。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的运行方法,水及甲醇、乙醇中至少一种混合成溶液,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部装有该溶液,并在该溶液中添加氢氧化物电解质,其特殊之处在于: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运行产生的燃气,进入并启动发动机运行,发动机温度上升,水及甲醇、乙醇中至少一种混合成的溶液经汽化装置在发动机加热下变为醇水蒸汽,该醇水蒸汽经燃气等离子发生器变为燃气并进入发动机,维持发动机运行,该发动机继续加热经汽化装置的溶液,依次循环。
本发明的动力系统的运行方法,溶液中水的体积百分数为65%-85%,在溶液中添加氢氧化物电解质至电导率达5-15S﹒m-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运行启动本发明的动力系统,运行产生的燃气启动并加热发动机,甲醇、乙醇的至少一种与水的混合物经汽化装置被发动机加热变为醇水蒸汽,醇水蒸汽经燃气等离子体发生器变为燃气进入发动机,维持整理启动系统的运行,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原料甲醇、乙醇容易得到,燃气燃烧,产物污染小。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汽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燃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2分配器,3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4汽化装置,5发动机,6液面,7导线,8水箱,9进液口,10燃气等离子体发生器,11燃气出口,12发生器,13导线,14醇水蒸汽入口,15压力感应器,16醇水入口,17醇水蒸汽出口,18发动机废气入口,19发动机废气出口,20液体喷头,21负电极,22电极,23正电极。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3、发动机5、汽化装置4、燃气等离子发生器10,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3连接直流输出,燃气等离子发生器10连接交流输出,该燃气等离子发生器10连接发动机5,汽化装置4、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3分别与水箱8相连,该水箱8内装有甲醇、乙醇中至少一种及水,液体等离子体发生器3内还装有氢氧化物电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学敏,未经马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充电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钒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