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559.8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成;陆文涛;张树生;刘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42;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2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可升降的机械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用探测机器人的升降机构,属于矿用探测机器人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煤矿矿井内环境复杂,经常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灾害或事故,如透水、冒顶、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一旦发生事故,矿工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发生矿难后,井下存在着大量有毒气体,矿用探测机器人对事故发生地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技术中,探测机器人的探测高度有限,不能对高处的有毒气体进行探测。
例如,专利号为ZL200920218551.X的专利文件中提到了一种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升降式探测机构,它由四连杆机构、防爆电机组成,通过防爆电机带动相对称布置的四连杆机构来实现升降,该升降式探测机构运动虽然灵活,但体积较大,较笨重,不适于对矿用机器人轻量化要求高的场合。
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1110129869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矿井防爆机器人,包括活动平台,传动平台,隔爆壳体;所述活动平台包括多个移动装置;所述传动平台包括联接并驱动所述多个移动装置的传动装置;所述隔爆壳体联接传动平台;矿井防爆机器人的控制设备设置在所述隔爆壳体中;所述隔爆壳体为水平设置的具有拱形截面、底面为水平面的圆筒形壳体,所述圆筒形壳体两端以金属前后端盖通过焊接和/或螺栓固定联接在所述隔爆壳体的前后端。该技术方案虽然防爆性能优越,地面适应性好,但是并没有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升降机构,因而不能够解决灵活探测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动作灵活的新型升降机构,以解决在保证运动的灵活性的同时能够达到适应矿井的探测高度,以适应高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动作灵活的新型升降机构,以解决在保证运动的灵活性的同时能够达到适应矿井的探测高度,以适应高轻量化的要求。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机构,包括首部、主腔体,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部为接线腔9,所述主腔体由升降杆14、外壳腔4组成,所述升降杆14与外壳腔4连接;所述尾部为控制板腔;首部与主腔体通过紧固装置35紧固连接,主腔体与尾部通过紧固装置37紧固连接。
优选地,首部与主腔体的连接处用密封胶垫36做防水处理;主腔体与尾部采用O型密封圈38进行防水处理;所述紧固装置35和紧固装置37均为内六角螺钉。
进一步,所述首部的接线腔9的内部结构包括传动轴10和限位安装块19,所述限位安装块19的螺纹孔旋入传动轴10中。
更进一步,所述接线腔9的内部结构还包括:限位挡块20、导向轴22;所述限位挡块20安装在限位安装块19的两侧,限位安装块19与导向轴22以固定。
非限制性地,所述接线腔9的内部结构还包括:限位开关31,限位开关安装板21,限位开关31安装在限位开关安装板21上,并对称安装在限位挡块20的两侧,使限位安装块19一侧的限位挡块20与限位开关31的下触点接触;限位安装块19的另一侧的限位挡块20与限位开关31的上触点接触,限位挡块20的安装调整量可自由调整。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杆14与外壳腔4通过通过螺纹结构与外壳腔(4)连接固定,再由锁紧螺母(13)进行放松处理。
可选地,外壳腔4的右侧与中间壳体7紧固连接;外壳腔4的左侧与接线腔9相连,由内六角螺钉35固定。
可选地,所述升降杆14为多级结构;所述升降杆14的顶端与一装置39连接。
进一步,外壳腔(4)的右侧由前端盖(3)与中间壳体(7)通过内六角螺钉(40)、内六角螺钉(41)紧固;外壳腔(4)的左侧与接线腔(9)相连,由内六角螺钉(35)固定。
此外,所述外壳腔4的内部结构包括一隔爆腔,包括前端盖(3)、传动轴(10)、电机(15)、中间壳体(7)。
优选地,传动轴10通过紧定螺钉32与电机15相连;所述传动轴10的轴端为螺纹结构,并从外壳腔4伸出到接线腔9内。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外壳腔4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轴承17及旋转轴唇齿型密封圈18,传动轴10通过轴承17与外壳腔4相连,并采用旋转唇齿型密封圈18做防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