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839.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良;刘元东;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2 | 分类号: | H02B13/02;H02B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赵镇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高压 固体 绝缘 开关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
背景技术
柱上开关(断路器和负荷开关,下同)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设备之一,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市场上存在多种型式的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例如:ZW8、ZW20、ZW32、FZW28等;这些开关结构各异,部件不可通用,与操作机构的接口不一致,开关只能与专用的操作机构配套,操作机构不可以互换。
现有技术中,户外柱上开关由于环境恶劣,容易出现凝露现象,造成腐蚀和绝缘破坏酿成事故,目前的固体绝缘柱上开关还没有完全把主导电回路包覆起来的产品。目前的户外中压柱上开关多采用SF6气体或复合绝缘(固封加空气绝缘)方式。SF6气体电气性能受电场均匀程度及水分等杂质及密封性能影响特别大,对密封结构、元件结构及SF6气体本身质量的要求相当严格,也存在泄露隐患。另外,SF6气体不符合环保要求,应限制使用,最终停止使用;复合绝缘在体积、成本、抗凝露等方面也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危险性低、可靠性高、彻底固体绝缘的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包括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线套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套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封极柱,所述进线套管的内端和所述出线套管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固封极柱密封连接,所述固封极柱内设有真空灭弧室和型腔,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与进线端在所述固封极柱内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与出线端在所述型腔内软连接,所述型腔内设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的内端与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的外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的外端与所述固封极柱型腔的外口之间通过绝缘橡胶件密封。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由于包括密封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固封极柱,固封极柱内设有真空灭弧室和型腔,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与进线端在固封极柱内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与出线端在型腔内软连接,型腔内设有绝缘拉杆,绝缘拉杆的内端与动触头连接,绝缘拉杆的外端与传动机构连接,绝缘拉杆的外端与型腔的外口之间通过绝缘橡胶件密封,主导电回路完全彻底地封在固封极柱内,体积小、成本低、危险性低;双重防凝露结构,可靠性高。可以适用于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开关本体,可以适配多种类型操作机构,满足多种配电自动化方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电流互感器,3、进线套管,4、固封极柱,5、真空灭弧室,6、型腔,7、壳体,8、绝缘拉杆,9、出线套管,10、内置电压传感器,11、绝缘橡胶件,12、内置PT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户外高压固体绝缘柱上开关平台,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线套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线套管,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封极柱,所述进线套管的内端和所述出线套管的内端分别与所述固封极柱密封连接,所述固封极柱内设有真空灭弧室和型腔,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与进线端在所述固封极柱内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与出线端在所述型腔内软连接,所述型腔内设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的内端与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的外端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绝缘拉杆的外端与所述型腔的外口之间通过绝缘橡胶件密封。
所述固封极柱的材料为环氧树脂和/或硅橡胶。
所述固封极柱设有内置CT接口和/或内置PT接口。
所述内置PT接口设于所述出线端的部位。
所述壳体内进线端的部位设有电流互感器。
所述出线套管内设有内置电压传感器。
所述壳体为金属密封壳体。
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把手。
本发明的柱上开关平台,可以适用于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可以适配多种类型操作机构,满足多种(如电流型或电压型)配电自动化方案的需求。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