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6907.3 | 申请日: | 201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成银;黄超群;王宏志;江海河;储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10;G01N2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顾炜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质子 转移 反应 有机物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反应管(2)、负离子质谱探测系统(3)、放电电源(4)、离子提取电源(5)和离子漂移电源(6);所述的反应管(2)位于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和负离子质谱探测系统(3)之间;所述的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由放电阴极(7)、放电阳极(8)、放电垫片(9)和提取垫片(10)构成,放电阴极位于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顶端,放电垫片(9)位于放电阴极(7)和放电阳极(8)之间,提取垫片(10)位于放电阳极(8)与反应管(2)之间;放电阴极(7)上设有放电气体入口(11),提取垫片(10)上设有放电气体抽气口(12);所述的反应管(2)由进样极(13)、尾极(14)、多片环形电极(15)和环形垫片(16)相间组成,进样极(13)中心设有离子入口(17),侧面设有待测样气入口(18),尾极(14)的中心设有离子出口(19);所述的放电电源(4)负极串联一电阻与放电阴极(7)相连,放电电源(4)的正极与放电阳极(8)相连;所述的离子漂移电源(6)负极和正极分别与反应管(2)顶端的进样极(13)和尾部的尾极(14)相连,反应管(2)相邻电极间由电阻相连;所述离子提取电源(5)的负极与放电电源(4)正极相连,离子提取电源(5)的正极与离子漂移电源(6)的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气体是水蒸气、甲烷气或氨气;所述放电气体的流量为0.5ml/min~4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内气压在5Pa~200Pa。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2)内气压范围为60Pa~500Pa,所述反应管(2)内电场范围为10V/cm~700V/cm。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入口(17)直径为0.1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出口(19)直径为0.1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质谱探测系统(3)是具有负离子探测功能的四极杆质谱、飞行时间质谱或离子阱质谱探测系统。
8.一种负离子质子反转移反应质谱的有机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放电气体水蒸气、甲烷气或氨气通入气体放电负离子源(1)放电,制备出负反应离子A-(如:OH-、CH3-或NH2-),经离子提取电源(5)提供的电压将反应离子提取至反应管(2)中,由待测样气入口(18)进入的有机物M与反应离子发生质子反转移反应:A-+M→[M-H]-+AH,质子从有机物转移至反应离子,从而将待测有机物离子化,丢失质子后的有机物负离子在反应管(2)电场作用下,漂移至负离子质谱探测系统(3)被检测,得到离子的质荷比及对应的离子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9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的下料口
- 下一篇:流化床皮带输送机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