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7276.7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民;李晓龙;孙杨;史树君;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一元 法制 srhfo sub ce 超微球 发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发光粉体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核电子学、探测技术与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闪烁体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SrHfO3具有对X射线超强阻止本领,衰减快,光输出较高及良好的能量分辨能力等优良特性,是适应快速响应探测器的极有前途的闪烁体基质材料之一。在核医学(X-CT、PET等)、高能物理、材料无损探伤、安全检查、地质勘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外研究表明,如何将其烧制成透明陶瓷仍然是个难题。故制备出性能优良的SrHfO3粉体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烧结活性高,粒度均匀,粉体近球形,激活剂在基质中均匀掺杂,对于获得光学性能优良的闪烁陶瓷至关重要。因此对SrHfO3粉体的制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备粉体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共沉淀法、燃烧法、溶胶-凝胶法以及水热法等。共沉淀法,由于各种离子完全沉淀的条件不同,很难同时沉淀,就很容易造成激活剂掺杂不均匀。燃烧法制备粉体存在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溶胶凝胶得到粉体的形貌不易控制。相比之下,水热法简单易行,团聚少,粒径和形貌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控制,激活剂在基质中掺杂较为均匀。乙醇可以降低去离子水的介电常数,从而降低SrHfO3的溶解度,产生高的过饱和度,而成核所需的过饱和度较生长所需更高,因此所得粉体粒径较纯水为溶剂小;同时可以降低固体颗粒的表面张力;另外加入乙醇后,能促进前驱物更易脱水,使反应速率进一步加快,有助于形核,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缓和了实验条件,可通过改变溶剂的组成配比,使生成的超微球颗粒、粒度分布实现可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基本呈球形,粒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控。制备的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工艺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该方法以高纯Sr(NO3)2、HfOCl2·8H2O作为反应原料,以Ce(NO3)3作为激活剂,KOH作为矿化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反应时的熔剂;制备过程为原料配置、矿化剂加入、混合、水热反应、过滤、洗涤及干燥过程;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中Ce含量在0.1~1.5mol%之间;
具体步骤如下:将原料Sr(NO3)2和HfOCl2·8H2O配制成初始溶液,再加入5~10ml稀土溶液Ce(NO3)3,用磁力搅拌作用下实现混合均匀,滴加2mol%的KON溶液,调节PH值,当溶液变浑浊时继续搅拌后放入250ml反应釜中,填入乙醇使填充度达到70%~80%,在120-200℃温度范围内保温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获得的水热产物经过滤,无水乙醇洗涤后,再将沉淀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24h,获得的样品经碾磨过筛后得到SrHfO3:Ce超微球粉体。
所述的采用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3:Ce超微球发光粉体的方法,所述溶液混合后PH值11-14;保温时间2-8h;干燥温度60-80℃。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广泛,操作简便,制备周期短,工艺可控,无需煅烧,节省能耗。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原料的配比,调节pH值,水热温度,保温时间,不同溶剂配比等条件,实现控制产品的晶型、形貌以及尺寸。前驱物在水热温度120-200℃保温2-8h,PH值为11-14,溶剂配比V(C2H5OH):V(H2O)为4:1得到尺寸约800nm的SrHfO3:Ce超微球粉体,其分散性较好,粒径大小均匀。该制备方法获得的SrHfO3:Ce超微球粉体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变流量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电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