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池塘高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7285.6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曼氏无针 乌贼 池塘 高效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池塘高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 eRochebrune)俗称墨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
目、乌贼超科、乌贼科、无针乌贼属乌贼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俄罗斯、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沿海,舟山海区是最重要的分布区。乌贼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群体的喜爱,干品称“螟脯鲞”,产品畅销东南亚一带及我国沿海各地。由于近年来乌贼产量极少,市场销售主要以鱿鱼为主。乌贼全身是宝,乌贼骨是传统中药海鳔蛸,其内脏粉是动物饲料的优良诱食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和未知生长因子,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
乌贼曾是我国的“四大海产”之一,浙江省历史上渔业捕捞最高年产量6 万t,占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9.3%。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由于春、夏汛时,多种渔具大量围捕未产卵的“进港乌贼”,秋、冬汛时,包括渔轮拖网、张网作业的多种渔具大量捕捞幼乌贼和越冬乌贼,致使乌贼生长型和补充型群体数量过度减少,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导致舟山渔场乌贼资源几近枯竭。
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池塘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池塘建造:池塘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2: 1,水草种植面积为60%,位于池塘中间,池塘四周开挖70~80 ㎝宽的环水沟作为河蟹的暂养池,池塘总体平整,池埂高2m、坡比1: 3、面宽1.5~2m,养殖水深1~1.5m,进排水系统为东边进西边出,平整后,池底平坦,往闸门口呈一定坡度倾斜,保证养殖排泄物及废物能完全排出,闸门口内侧用8目筛绢构筑弧形网以防乌贼逃逸及敌害生物进入。池底泼洒75千克/亩生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并杀死敌害生物,消毒后池塘及池塘周围全部铺上黑色厚地膜。配备一台增氧机,池中布设气管及气石进行适当增氧,气石布放密度为0.1个/米2,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15cm左右,水深 1.5m以上,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日常养殖水深能保持2.5~3.0米,盐度26~31,溶解氧≥6毫克/升,水温18.1~27.6℃,pH值7.6~8.5;
精卵孵化:孵化过程中, 前期培育池换水量为每天1 个全量, 但每天必须吸底以排掉污染物, 并随时撤掉腐烂的树枝和网衣,水温应尽可能保持与自然海区获卵区的水温(18℃-19 ℃ ) 相适应, 随着自然气温的升高,水温也可缓慢上升, 但回升速度不宜过快, 一般2 天内水温回升不能超过去1 ℃ , 若水温回升速度过快, 可通过地下海水调节加以控制, 当水温回升至2 3 ℃ 时实行恒温培育,受精卵经10-20 天培育即可陆续孵化出小乌贼, 可将其收集到网箱内集中培育, 同时加大换水量,一般每天换水2-3 个全量;受精卵孵化过程中, 应采取遮光措施, 避免阳光直射, 光强度一般控制为500lx -1000Lx 为宜。小乌贼孵化后1-2 天, 开始少量摄食,此时最理想的开口饵料为人工孵化的小卤虫。人工孵化卤虫可分期进行, 随着小乌贼的发育逐渐增加投喂量和卤虫的规格。孵化10 天后,逐渐去掉遮光措施, 饵料生物可为投喂人工培育的仔虾或自然海水中的挠足类, 无条件时也可投喂从盐场卤库捕获的自然卤虫, 并在培育池的一角设置6 0-80 目小网箱来盛放卤虫, 既保持卤虫鲜活, 又满足和方便投喂的要求。小乌贼经30-45 天集中培育, 即可投人另池进行养成。
短途运输可采用带水充氧桶运,密度控制在2500~3000尾/米3,运输时可在桶上方加盖遮阳网,忌剧烈震荡,运输途中,温度不能超过30℃或低于14℃。中长途运输可采用尼龙袋充氧方法,规格为40厘米×70厘米的尼龙袋可放胴长1.2~1.5厘米的苗种30~50只/袋,运输时再在透明尼龙袋外套一黑色尼龙袋遮光,途中气温保持恒定,范围可在14~30℃,最好用保温车运输,该法运输12小时成活率为100%。包装和运输过程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苗种的刺激。也可采用活水船运输,运输时活水仓上方要加盖遮阳网,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快。运输最好安排在傍晚至凌晨进行。若运输时间超过6小时,可在途中或在袋中适当投些饵料,以免相互残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恒温细胞转运箱
- 下一篇:小型电动管道疏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