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7413.7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贺长元;王吉祥;徐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1/46;C21D1/607;C21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材料 硝盐 等温 淬火 处理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系统是对高铬合金工件的处理,如合金材料中的高铬合金。高铬合金为高硬度的耐磨合金,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矿山机械上,主要用与对原矿石的粉碎和研磨上。高铬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一般为等温淬火,即:工件淬火加热后,长期保持在下贝氏体转变区的温度,使之完成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这种淬火称为等温淬火。
目前的系统中还无法实现完全机械控制,在很多步骤中,仍然需要人为操作,如在将料框中的工件放入到提升装置的吊篮中,需要人工进行放料等,并且传统的等温淬火工艺是将加热后的工件直接浸入到硝盐溶液内进行淬火和等温处理,从而增大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安全隐患、便于维修的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系统,包括等温硝盐槽、位于等温硝盐槽前方的分级淬火槽、位于所述分级淬火槽前方并延伸至分级淬火槽上方的翻转装置、与所述翻转装置连接且位于所述翻转装置前侧的第一传输台、相对翻转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台另一端的分料台、分别与分料台左右两侧连接的第二传输台和第三传输台、分别相对分料台设置在第二传输台和第三传输台另一侧的两个低温加热炉、分别设置在两个低温加热炉前方的高温加热炉、以及设置在低温加热炉末端和高温加热炉首端之间的第四传输台,两个所述高温加热炉的末端分别相对设置在翻转装置的两侧,并且位于高温加热炉末端的料框通过一推杆推移到翻转装置上,所述第一传输台、第二传输台和第三传输台沿分料台的三个不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分级淬火槽和等温硝盐槽之间采用悬挂式积放链装置移动两者之间的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等温硝盐槽包括充满硝盐溶液且容积大于70m3的腔体、围成所述腔体的炉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以使腔体内硝盐溶液流动的搅拌装置,所述腔体具有平行且相通的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所述第一搅拌区内仅放置有一个收容有工件的吊篮,所述第二搅拌区内放置有至少一个收容有工件的吊篮,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区内的吊篮可在所述第一搅拌区内沿第一搅拌区的纵长方向移动以搅拌腔体内的硝盐溶液直至进入到第二搅拌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包括内胆和位于所述内胆外侧的保温罩,所述内胆和保温罩之间形成有风道槽,所述保温罩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槽连通且供外部的风进入到风道槽内的进风口和与风道槽连通且供风道槽内的风向外流动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包括内胆和位于所述内胆外侧的保温罩,所述内胆和保温罩之间形成有水槽,所述保温罩上设置有与所述水槽连通且供外部的水进入到水槽内的进水口和与水槽连通且供水槽内的水向外流动的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具有底壁、与底壁连接的四个侧壁、将底壁与侧壁焊接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连接底壁和侧壁的对接边缘,所述第二焊接部位于底壁和侧壁的夹角处,所述第二焊接部采用1/4无缝钢管贴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导流筒和驱动所述导流筒运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并用以固定料框的翻转板、连接所述工作台和翻转板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正转或者反转的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板随转轴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输台和第三传输台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所述分料台上具有两端分别与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相交的分料导轨和用以接收第一传输台上的空料框的移动车,所述移动车于分料导轨上沿分料导轨移动并选择性地进入到第二导轨或第三导轨上进而沿第二导轨或第三导轨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安全隐患的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材料的硝盐等温淬火处理工艺,包括:
S1:将装有工件的料框推入至低温加热炉内并由低温加热炉对工件进行第一段加温:
S2:将已经经过并已经完成第一段加温的工件随收纳该工件的料框一同推入至高温加热炉内,并由高温加热炉对工件进行第二段加温;
S3:将已经经过并已经完成第二段加温的工件随收纳该工件的料框一同推入到翻转装置上;
S4:翻转机构将收纳工件的料框固定,然后启动驱动装置将料框翻转使料框内的工件倒入分级淬火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凌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