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37748.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东;柯凯;刘俊龙;蒋莉;张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D13/16 | 分类号: | 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鲁秦 |
地址: | 31123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渗抗裂 保护层 植入 屋面 结构 浇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注工艺。
背景技术
屋面建筑的渗漏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设计、施工及居民用户的工程质量通病,它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并进一步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屋面防水工程质量设计不高,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制订严谨的屋面防水设计规范,应如何进行屋面防水设计,应用何种防水材料,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均没有明确。
屋面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柔性防水通常铺设SBS改性沥青卷材来进行防水处理,但在日照和空气氧化的作用下,逐步破坏,进而侵蚀到顶层的混凝土浇注层;刚性防水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防水砂浆类材质进行防水处理,但因其在干湿、温度和结构变化中易开裂,故一般不应用于高防水标准的屋面防水建筑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注工艺。本发明从材料体系设计和施工方法上进行革新,取消SBS沥青卷材的铺设,在结构层上铺设一层以特细砂为骨料、高活性纳米级矿物掺和料和水泥为胶凝材料作为防水功能保护层,可消除或弱化水泥基材料界面过渡区,并具有高防水、高抗渗、高抗蚀、高抗裂的作用。施工方法上采用两次浇注和一次喷涂工艺,并采用压印工艺对界面薄弱区进行强化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注工艺,其步骤包括:基层处理、压印处理、保护层铺设、喷抹防水涂层、养护。
基层处理:基层宜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或在屋面板铺设找平层,前者表面应平整、坚实,当发现有裂缝、渗漏等缺陷时,必须进行封闭和防锈处理;后者屋面板不得有外部损伤和缺陷,凡有局部轻微缺陷者,应在吊装前修补好,预制板应安装平稳,板缝应大小一致,板缝宽度上口不小于30mm,下口不小于20mm,对板缝呈上窄下宽或宽度大于50mm的,应加设构造钢筋,相邻板面高差不大于l0mm,上部填筑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与板面相平,并插捣密实,留待后续处理;在对基层预处理前,基层上的表面尘土、砂粒、混凝土碎块、杂物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整体上平整度应满足铺设要求。
压印处理:根据屋面楼板空间大小和高抗渗抗裂保护层的厚度来设计压印盖板,使得压印盖板能较好在屋面周转开来,压印盖板尺寸长为2m,宽为0.5m,设计放入的深度应是高抗渗抗裂保护层的厚度,即能较好地控制屋面防水施工中高抗渗抗裂保护层的厚度;压印盖板下表面需进行加筋处理,形成规则的钢筋网,钢筋采用φ20mm的螺纹钢,基层铺设完毕后,在初凝时间过后,需对基层进行压印处理,确定在压印处理之前,基层表面无渗水、浮浆,整体干净平整,用起吊机或小型铲车等设备,将压印盖板水平放置于基层上方,由于其自重可在基层表明形成网络状的印痕。其中所述压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4,其两侧设有横梁,盖板主体上方两端各设有一个吊耳,盖板主体底部设有由钢筋网形成的压印条纹。
保护层铺设:所述保护层铺设具体包括,在屋面防水施工前,应预制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干粉料,以便在屋面施工现场,只需要把预制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干粉料与水、水剂外加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即可,其坍落度应控制在50±20mm范围内,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应分整体连续浇筑,浇筑前先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一遍,再将高抗渗抗裂保护层倒在基层面上铺平,使其厚度一致,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后,用铁辊筒十字交叉地往复滚压5-6遍至密实,表面泛浆,用木抹抹平压实,待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时进行。
喷抹防水涂层: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收水初凝后,在其表面喷涂高致密防水层,采用液体型高效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均匀的喷洒或涂抹在高抗渗抗裂保护层表面层。
养护:在春秋季,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在夏季,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在冬季,在保护层上先覆盖一层透明的或黑色塑料薄膜,再盖一层气垫薄膜,气泡朝下,塑料薄膜应采用耐老化的,接缝应采用热粘合,覆盖时应紧贴四周,用砂袋或其他重物压紧盖严,防止被风吹开,塑料薄膜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大于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7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RP加固圆弧化混凝土抗冲击柱
- 下一篇:一种格构式钢管树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