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感测电极结构与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086.7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徐丽昕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感测 电极 结构 显示装置 | ||
1.一种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感测电极单元,该多个感测电极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每一感测电极单元包括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二感测电极电性分离,该第一感测电极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感测电极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相邻且相对设置,该第二端与该第四端相邻且相对设置,该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减小,该第二感测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从第三端到第四端逐渐增大,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单元还包括一第三感测电极,该第三感测电极夹设于该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二端与该第二感测电极的该第三端之间,该第三感测电极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在第一方向和该第二方向均不对称,同时,该第三感测电极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上均不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三感测电极通过一第一曲线形状的分割带在该第二端与该第三端之间进行分割,且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三感测电极相邻且相对的边缘为第一曲线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边与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边,该第一边自该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二端,该第二边自该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三端,该第二感测电极具有平行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边与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边,该第三边自该第三端延伸至该第四端,该第四边自该第二端延伸至该第四端,该第一边与该第三边长度相等,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长度相等,该第一曲线自该第三端开始沿第一方向且以在第二方向上逐渐靠近该第一边的趋势延伸至该第二端,该第一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单元还包括一第四感测电极,该第四感测电极位于该第一感测电极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感测电极的该第三端之间,且在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上与该第三感测电极不对称,该第四感测电极与该第二感测电极通过一第二曲线形状的分割区在该第二端与该第三端之间进行分割,且该第二感测电极与该第四感测电极相邻且相对的边缘为第二曲线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感测电极与该第四感测电极相邻设置,且该第三感测电极与第四感测电极相邻且相对的边缘为直线形状,该第三感测电极与该第四感测电极中心对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曲线自第三端开始沿第一方向且以在第二方向上逐渐远离第三边的趋势延伸至该第二端,且该第二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单元的形状为矩形,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三感测电极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形状,该第四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形状,且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第四边构成该感测电极单元的矩形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单元的沿在第二方向的投影宽度范围为1-10mm。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电极与该第三感测电极分别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通过引线与一感测位置计算单元连接,该第二感测电极与该第四感测电极分别在该第二端与该第四端通过引线与该感测位置计算单元连接,该感测位置计算单元依据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感测电极上电容值的变化计算该触摸操作沿该第一方向的位置。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感测电极结构与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0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面部清创缝合支撑装置
- 下一篇:卧式牙科CT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