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813.X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婕;王双飞;农光再;覃程荣;李许生;詹磊;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循环 无污染 氯酸 生产工艺 | ||
1.一种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操作过程如下:
a.将粗盐固体原料溶解配制成氯化钠饱和溶液,后送到盐水除杂处理工序中,除掉盐水中大部分的钙镁离子,使钙镁离子浓度为5-10mg/L;净化后的盐水送往电解工序,氯化钠溶液电解成氯酸钠溶液,电解过程中的pH值在5.8-6.3,氯酸钠电解尾气经处理后用于燃料或生产双氧水;
b.电解完成液送往NaClO3一次结晶工序,在此工序氯酸钠被结晶分离出来,经NaClO3一次结晶工序出来的一级母液送往母液贮槽中,一级母液被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母液循环返回到电解工序;一部分母液被送到NaClO3二次结晶工序中;还有一部分母液被送往母液除杂处理工序;
c.在NaClO3二次结晶工序中,一级母液先经NaClO3二次结晶装置处理,再进入分离工序,分离工序中排出浆的氯酸钠固体采用少部分一级母液或二级结晶母液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液体被返回到二次结晶装置中,经分离工序将清洗过的氯酸钠晶体返回到一次结晶工序之前的管路中;
d.在母液除杂处理工序中,一级母液送往除SO42-工序,在此加入240-480mg/LCaCl2,SO42-以CaSO4沉淀排出系统;脱SO42-后的母液后送往除钙镁工序中,在此加入30-60mg/LNa2CO3,Ca2+、Mg2+以CaCO3、MgCO3沉淀排出系统;脱Ca2+、Mg2+后的母液通过阳离子螯合交换柱进一步脱除杂质,再将循环母液与盐水除杂处理工序出来的盐水一起混合返回到电解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电解液加入用量均为1mol/L的亚硫酸钠、氨气、尿素或双氧水以用于防止ClO-的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氯酸钠电解尾气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塔、气液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除氧器除去少量氯气、氧气和水蒸气,得到纯净的氢气,送氢气柜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二级结晶母液中NaClO4浓度达到700-750g/L时,将其从生产氯酸钠系统中移出,使循环母液中的高氯酸钠浓度维持在0.5-1g/L。后结晶分离得到高氯酸钠固体,经纯化处理后可出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阳离子螯合交换柱的温度控制在10-40℃,树脂采用阳离子螯合离子交换树脂,使用的树脂是钠形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闭循环无污染的氯酸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经母液除杂处理工序出来的循环母液与盐水除杂处理工序出来的盐水混合液中钙镁含量在2-4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8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