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膜菌群的优化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8836.0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王治江;高和文;蒋景东;李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膜 优化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菌群的优化培养方法,具体的是一种污水处理行业,生物滤池用的生物膜菌群的优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法是由活性污泥法衍生出的一种生物膜法。随着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各种污水处理领域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滤池的形式、填料的种类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生物膜上菌群的优化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生物膜菌群的优化主要是针对缓解生物膜老化的问题而提出的。
影响菌群老化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几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量与水中营养比例的失衡;曝气时间和强度不合理;水中碳氮比和碳磷比不合理等原因。由于老化的菌群会吸附许多杂质,生命力较差,当遇到不适宜环境时,菌群就会发生松散,甚至出现单个细菌,进而影响生物膜的生化及吸附性能。由于细菌的老化,还会产生生物膜的异常脱落、生物膜耐冲击负荷降低等问题,使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耗能及成本增大,影响出水水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生物滤池存在的生物膜菌群老化、生物膜的异常脱落、生物膜耐冲击负荷低、处理效率低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简单、实用、高效的生物膜菌群优化培养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膜菌群的优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过程:1、生物滤池反洗;2、反洗水流入优化培养池;3、培养池间断曝气培养,投加营养;4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入少部分源水;5一段时间后通过泵将培养好的优化菌群打入生物滤池;6、开始挂膜,一段时间后逐步注入源水进入试运行。
工作原理
进入优化培养池的反洗水中既含有脱落的生物膜,也含有生物膜及滤料间的絮状泥团。利用反洗水源既体现了优化菌种的微生物特质;也保证了细菌的最佳组成结构及其生存、发育和繁殖过程;同时也提供了前期菌群驯化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为菌群将来应对源水水质影响提前介入适应状态。导入生物滤池前注入少量源水废水的目的是使新培养的优化菌群逐渐适应未来要处理的废水特质,防止菌群导入生物滤池时由于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优化驯化失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利用优化培养方式,通过人工干预及自然环境优选方式选择优质菌种,使其迅速发育、繁殖,进而使挂膜后的生物滤池更有生命力。
2、由于优势细菌的最佳组配,使包裹在滤料外的表面的荚膜平均厚度保证在0.5-2.0um,生物膜比传统的更加紧密,不易脱落。
3、由于优势菌群的紧密型和活跃性,提高了对来水的耐冲击负荷,达到了预期的处理效果,效率至少提高15%-20%,再次培养驯化时间可以延续1年以上。
本发明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效率高,实用性强。本发明是优化培养生物滤池生物膜细菌的关键方式,也可为活性污泥法及工业废水处理菌群优化服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改变本发明原理与构思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改变或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设计一座混凝土培养驯化池,根据培养的菌群数量来选择相应大小的池子。优化菌群的细菌来源大部分是生物滤池的反洗水及小部分污水源水。首先反洗水通过自流进入驯化池,其间驯化池内进行间断性的微量曝气。由于反洗水在反洗过程中经历了气吹、水洗过程,强大的动力会剥掉生物膜上的部分膜片,该膜片上原来具有的厌氧、缺氧及好氧层的菌种还继续存在,通过间断性的曝气保证了这些菌种的继续存活及繁殖。通过吹洗,原来吸附在生物膜及滤料间的絮状泥团被打碎带出,该泥团的主要成分是源水组分,组分中的部分微生物处在内源呼吸期及减衰增殖期后段,这部分的菌群已处于老龄阶段(必须去除)还有部分微生物刚刚完成了吸附过程,进入培养驯化池时也正是这些微生物的增值旺盛期。反洗水通过间断性曝气一段时间后,开始投加营养源来保证菌种的继续生育、繁殖和代谢。曝气条件不变。一段时间后驯化池中的菌群已经具备优化菌群的优势,此时开始注入少量的源水废水。最后将混合液通过泵提打入生物滤池,通过逐渐混入源水完成生物滤料的重新挂膜。菌群优化培养及挂膜完成。本实施例的具体工艺步骤是:1、生物滤池反洗;2、反洗水流入优化培养池;3、培养池间断曝气培养,投加营养;4、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入少部分源水;5、一段时间后通过泵将培养好的优化菌群打入生物滤池;6、开始挂膜,一段时间后逐步注入源水进入试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盒装牛奶的加热器
- 下一篇:便捷式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