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迟滞产生机构及带有该迟滞产生机构的车辆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402.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8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迟滞 产生 机构 带有 车辆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迟滞产生机构,以及带有该迟滞产生机构的车辆踏板,特别涉及带有该迟滞产生机构的电子油门踏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机械式油门踏板逐渐被电子式油门踏板所代替,电子式油门踏板是利用电子信号来控制油门的开合,具有高精度、低影响、寿命长等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油门踏板,要么没有迟滞效果,当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时,人脚很难很好的控制踏板的位置,会产生踏板输出的电信号不稳定,从而导致油门开启大小的变化,对驾驶汽车造成很大不便,影响驾驶人和乘客的舒适度;要么有迟滞效果,但整个踏板设计不够紧凑,踏板整体尺寸较大,对踏板安装空间要求太高,而且迟滞效果不稳定。
例如,在CN201376505及CN101898512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带有迟滞产生机构的车辆踏板,但是由于上述迟滞产生机构均设于车辆踏板转轴的前端,因此并未很合理的安排空间,造成车辆踏板的体积较大。此外,在CN201712476中公开了一种迟滞产生机构位于车辆踏板两侧的油门踏板,然而,由于该迟滞产生机构为不可移动地固定于踏板臂的两侧,因此其所能产生的摩擦力相对有限,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舒适度造成影响,同时在出现故障时不利于维修与更换。
因此,亟待一种紧凑型,且稳定迟滞效果更佳的油门踏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个布局更合理且迟滞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踏板的迟滞产生机构,所述迟滞产生机构安装于所述踏板的外壳内,用于与所述外壳相接触,产生摩擦力,所述迟滞产生机构包括:
弹簧,摇杆及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其中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分别设于所述踏板的踏板臂一侧及另一侧;
摇杆设于所述踏板下方,摇杆上设有与弹簧接触的弹簧接触部,用于与第一、第二摩擦元件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及设置于踏板的外壳上,固定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其中
当弹簧受外力驱动时,产生一向下压力,从而带动弹簧接触部围绕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向下运动,对应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围绕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与外壳相接触,产生摩擦力。
优选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为可拆卸地安装于踏板臂上。
优选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在踏板的踏板臂上相应设置有多个与安装槽匹配的凸部,通过所述安装槽和凸部的配合,从而实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及踏板臂之间的可移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分别可移动地设于踏板的踏板臂一侧及另一侧。
优选地,弹簧接触部为弹簧容纳槽结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为固定孔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迟滞产生机构的车辆踏板,包括外壳,带有转轴的踏板臂,转子,传感器及迟滞产生机构,迟滞产生机构包括:
弹簧,摇杆及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其中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分别设于所述踏板的踏板臂一侧及另一侧;摇杆设于踏板下方,摇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接触的弹簧接触部,用于与第一、第二摩擦元件相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及设置于踏板的外壳上,固定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其中
当弹簧受外力驱动时,产生一向下压力,从而带动弹簧接触部围绕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向下运动,对应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围绕第一转动部及第二转动部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与外壳相接触,产生摩擦力。
优选地,汽车踏板进一步包括一升降开关,踏板的下侧匹配地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升降开关的升降开关收容槽。
优选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为可拆卸地安装于踏板臂上。
优选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在踏板的踏板臂上相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凸部,通过安装槽和凸部的配合,从而实现第一、第二摩擦元件及踏板臂之间的可移动连接。
优选地,踏板臂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转子的转子收容槽。
优选地,外壳设有收容转轴,转子,传感器及迟滞产生机构的容纳腔,且外壳的对应两侧设置有与容纳腔相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传感器通过第一开口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转轴,转子及迟滞产生机构通过第二开口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掘车辆及其能量供应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轮胎式起重机运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