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沟通方法和语音沟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634.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丕丁;彭菲;李晓燕;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1/04 | 分类号: | G09B21/04;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沟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将所述动作进行组合来形成单击动作、双击动作以及三击动作,将所述单击动作、所述双击动作以及所述三击动作进行组合以形成运动组合;
利用控制单元来控制感知模块对所述运动组合进行感应检测,并采集到所述运动组合,并且在所述运动组合中滤除误动作后形成实际运动组合;
将实际运动组合的运动参数存储在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
使用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所述运动参数进行识别、判断、分析;
基于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与动作组合相对应的汉语拼音,利用解码识别模块将所述实际运动组合进行解码;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信息输出模块中的扬声器播放出与所述实际运动组合相应的语音音频文件;
其中,在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每一个语音音频文件对应一个语音地址码,语音地址码对应着语音音频文件的文件存储起始地址;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文件存储起始地址找到与所述实际运动组合对应的在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相应存储位置的所述语音音频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动作可以是敲击、摆动以及紧握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感知模块对所述运动组合进行感应检测时,可利用动作幅度、速度、力度、单次动作方式完成时间、单次动作组合时间以及两次动作组合的间隔时间中任意一种参数来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动作的动作力度、速度以及幅度大于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设定的阈值并且实际持续时间小于所设定的时间时,才判定形成所述实际运动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定的编码方式为:以汉字的读音为输入单位和提取,通过三次运动组合来分别输入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用于输入23个声母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39个韵母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一至四以及轻声5个声调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音节码的动作组合、用于功能确认的动作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定的编码方式为:将用于求助或日常交流的短语、字词或句子进行编码,在所述预编码信息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由所述单击动作、所述双击动作以及所述三击动作组成的组合及其所对应的汉字、词语、常用语,以形成动作组合常用字词句编码表。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用于输入23个声母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39个韵母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一至四以及轻声5个声调的动作组合、用于输入音节码的动作组合、用于功能确认的动作组合分别为:
(1)声母码:下述的动作组合声母码编码表显示了用于输入23个声母的动作组合,用数字1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单击动作,数字2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双击动作:
(2)韵母码:下述的动作组合韵母码编码表显示了用于输入39个韵母的动作组合,用数字1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单击动作、数字2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双击动作、数字3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三击动作:
(3)声调码,下述的动作组合声调码编码表显示了用于一至四以及轻声5个声调的动作组合,用数字1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单击动作、数字2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双击动作、数字3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三击动作:
(4)音节码:按照声母码、韵母码、声调码或特殊发音码、声调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得到多组动作组合,即为音节码,
(5)功能码:下述的动作组合功能码编码表显示了用于输入功能确认的动作组合,用数字1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单击动作、数字2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双击动作、数字3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三击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语音沟通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动作组合常用字词句编码表如下所述,用数字1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单击动作、数字2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双击动作、数字3表示同一动作下有效的三击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6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轨防松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