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电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690.1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寇宝泉;陈宇声;曹海川;贵献国;李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3/04;H02K3/28;H02K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机 系统 | ||
1.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绕组交流电机(1)、主功率变换器(2)和控制单元(3);
双绕组交流电机(1)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定子铁心为圆筒形,定子绕组是由主绕组和副绕组构成的双绕组结构;
所述主绕组引出线连接主功率变换器(2);
所述副绕组引出线连接控制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3)包括振动信号处理单元、逆变电路和控制器,
振动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副绕组输出的振动信号,振动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给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指令给逆变电路,逆变电路输出用于副绕组的控制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为星型结构,主绕组的线圈数为偶数;主绕组的各相绕组线圈串联中间点的引出线与控制单元(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副绕组引出线连接控制单元(3)的检测信号输入端;
控制单元(3)包括振动信号处理单元、逆变电路和控制器,
振动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副绕组的振动信号,振动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输出给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指令给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控制单元(3)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3)采用由电阻、电容和电感构成的阻抗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子铁心的外圆环沿圆周方向均布外环轴向槽,定子铁心的内圆环沿圆周方向均布内环轴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子铁心的外圆环沿圆周方向均布外环轴向槽,定子铁心的内圆环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圆筒形骨架槽,所述绝缘圆筒形骨架槽由多个线圈定位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割成多个内环轴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绕组为多相环形绕组;副绕组为多相对称绕组;
主绕组的线圈为矩形,线圈有效边嵌放在内环轴向槽的槽底,线圈有效边对边嵌放在对应的外环轴向槽中,
副绕组嵌放在内环轴向槽中,并位于槽口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绕组为环形绕组;副绕组为环形绕组;
主绕组的线圈为矩形,线圈有效边嵌放在内环轴向槽的槽底,线圈有效边对边嵌放在对应的外环轴向槽的槽底,
副绕组的线圈为矩形,线圈有效边嵌放在内环轴向槽的槽口侧,线圈有效边对边嵌放在对应的外环轴向槽的槽口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环轴向槽和内环轴向槽的槽数相同,或者外环轴向槽的槽数为内环轴向槽的槽数的q为主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外环轴向槽为半闭口槽、半开口槽、闭口槽或开口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电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副绕组的极对数=主绕组的极对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6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