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0098.3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健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178;A61M5/31;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给肌肉注射药液或溶解药品后,能够毁形,失去相应功能,杜绝重复使用和污染的针头刺伤其他人员,防止疾病传染的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属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时,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这样对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没有使用后毁形并有效隔离污染的注射针功能,存在着重复使用,污染的针头刺伤其他人员等可能,给医务人员、医疗垃圾处理者等其他接触人群带来不安全隐患,尤其是接触高危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此类产品风险更大。
为此,很多具有使用后毁形功能的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或一次性使用安全自毁注射器被发明出来,尽管其名称不一,结构不同,均是在使用后对注射器部件进行相互锁定或对注射针进行毁形等。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活塞或芯杆前端设计定位卡,在针筒前端或内置的注射针座内部设计有定位槽,通过定位卡及定位槽实现芯杆、活塞与针筒卡死,或芯杆将注射针抽回到针筒内再卡死,从而实现相互锁定毁形,这种结构,前端部件尺寸小、加工困难、装配工效不高。此外,部分专利在针筒外侧装有套筒,注射完成后,通过将针筒卡死在套筒中,再将活塞卡死在针筒内实现相互锁定。典型的有中国专利201220452676.0,不足之处在于:动作复杂;部件相对较多,结构相对繁琐,装配难度大;针筒刻度线被遮盖住,不利于读取药液的抽取量。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更方便的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
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使用自毁注射器,包括外壳、针筒、芯杆、活塞、注射针头,所述针筒上设有用于推拉的把手,芯杆一端连接按手,另一端与活塞连接并置于针筒内,注射针头安装于针筒前端,所述外壳一端开口,外壳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其特征在于:外壳为另一端有便于按压的推注区且壁上有轴向缝隙的筒体,所述限位凸起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为两处,位于接近外壳底部的为推液限位凸起,位于远离外壳底部的为抽液限位凸起,所述按手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推液限位凸起处的最小内径和抽液限位凸起处的最小内径,针筒上用于推拉的把手通过上述轴向缝隙伸出筒体外,所述推液限位凸起距外壳底部及抽液限位凸起的距离均大于按手的厚度。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抽取药液时,将注射针头插入药液,夹持住把手,向上提起外壳,由于抽液限位凸起的限位,带动芯杆与活塞相对于针筒运动,活塞底面与针筒底部之间形成负压,通过注射针头将药液吸入针筒的内腔中。注射时,夹持住把手,推动外壳上的推注区,推液限位凸起起限位作用,并传递作用于外壳推注区的压力给按手,带动芯杆和活塞运动,先排去针筒和注射针头中的空气,将注射针头迅速刺入患者肌肉中,继续推动外壳上的推注区,将针筒中的药液挤注入患者肌肉中,直至活塞紧贴针筒底部时,药液注射完成,拔出注射针头。再继续加力推动外壳上的推注区,使得按手强行越过推液限位凸起,此时,由于推液限位凸起的限位,芯杆和活塞已更深地进入外壳中,无法拔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由于充分利用了普通注射器的结构形式,1、与现有专利产品相比,部件很少;2、部件造型简单,便于加工制作;3、装配方便,可以充分利用普通注射器的装配技术对产品进行装配,并且由于外壳缝隙的存在,使外壳很容易与其他部件套接。4、基于上述三方面因素,产品成本低,便于形成规模效益;5、毁形与注射动作不变,一气呵成,方便简单;6、轴向缝隙的存在使得针筒刻度线及抽液量能被方便读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芯杆上带有针筒限位卡,所述针筒上有针筒限位凸起,所述针筒限位卡的上端面距活塞前端的距离略小于针筒限位凸起距针筒底部的距离。
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当药液注射时,针筒限位卡不受针筒限位凸起的作用,此时不影响注射;当药液注射完成时,针筒限位卡恰好强行越过针筒限位凸起,此时,由于针筒限位凸起的限位,针筒已无法与芯杆和活塞分离,也无法从外壳中拔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外壳内壁上还设有安全限位凸起,所述安全限位凸起位于推液限位凸起与外壳底部之间,该安全限位凸起处的内径大于按手的最小径向尺寸且小于按手的最大径向尺寸,该安全限位凸起距外壳底部的距离大于按手的厚度,该安全限位凸起距筒体开口端面的距离大于按手下端面距注射针头的针尖的最小距离。
当药液注射后,继续加力推动外壳上的推注区,使得按手恰好强行越过安全限位凸起,此时,注射针头完全进入外壳内,保证了安全性。
再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健,未经祁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BA板测试装置
- 下一篇:自动测试装置及其自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