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0150.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波;柴自杰;姚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1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1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治疗 糖尿病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药配制品,特别是一种可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背景
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趋势,由于它能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令人们谈病色变。糖尿病究其根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病因大多不明,且具有遗传倾向,其表现特征为:血糖增高,尿中含糖。临床上以“三多”(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特征为主要表现,并常易并发性化脓感染,肺结核、动脉硬化、神经炎以及肾、眼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发生酮性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分为中药和西药两种。西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以补充自身胰岛素之不足;或通过部分阻止肠道对糖分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常用药物有胍类、磺胺类以及注射用胰岛素,这些西药均是通过临时起效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需要终身用药,同时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目前所用的一些的中药虽然降低了西药的副作用,由于用药过多配伍复杂,配伍不够合理,只能治标而不能及其根本,同样需要长期用药,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反弹复发,给患者带来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还有很多中药制剂服用量很大,有些甚至超过每天几十克,加之服用时间长,患者肠胃不适感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根据糖尿病不同不同致病原因和阶段,给出针对性强配伍药物,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消症”、“消渴症”范畴,中医文献《内经》、《金匮要略》、《外台秘要》等专著中都有记载,历代医学家根据“三多”程度的不同将“消渴症”分为上、中、下三种类型,认为上消在肺,中消在胃、下消在肾,对于本病之机理则认为由于胃阴虚损、肺胃燥热所致,《医学心语》中有“三消之症戒躁热结聚也”之说。糖尿病发展至后期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总体都可归结为肾阴虚。本发明克服现有药物重在降低血糖的思路,针对肾阴虚导致的血糖高,多采用滋肾药物,重在滋肾养阴,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
具体地说,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是采用等量葛根粉 、 天花粉、 麦冬、 生地、糯米 、五味子,加入生姜制成。
本发明推荐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葛根粉 15~30、 天花粉15~30、 麦冬15~30、 生地15~30、糯米 15~30、五味子9~30、 生姜6-8。
本发明优先推荐采用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葛根粉 25、 天花粉22、 麦冬22、 生地22、糯米 22、五味子22、 生姜7。
本发明优点是配伍简单,服用量少,对肾阴虚糖尿病治疗效果好,特别是对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改善明显。
本发明制剂治疗糖尿病500例临床报告
一、 基本情况
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由接诊医生门诊给药的方式,已经共治疗500例患者, 统计的500例患者中男性289例,女性211人;60岁以上患者341人,45-59岁患者101人,45岁以下患者58人。求诊患者在服用绝大部分服用口服降糖药,但是血糖水平依然偏高,没有服药患者不足百人,反映浑身无力,疲乏,血糖明显高于标准。
二、 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
1、诊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的标准:1、有明显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食、多饮、消瘦)、视物模糊等症状,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2、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空腹是指早餐前,且至少8小时内未进含能量的食物)。3、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即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糖≥11.1毫摩尔/升。求诊病人中有满足以上三点中任何一点者,要求其复查一次,若仍符合标准,即判断为2型糖尿病。
2、疗效判定
根据上述标准,制订了使用本发明制剂后的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临床三多症状明显减轻,血糖有所下降。
治愈:临床三多症状基本消失,血糖控制在标准以下,停药后在适当控制饮食情况下不反弹。
无效:临床三多症状未见改善,血糖未控制在标准以下。
三、 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波,未经朱晓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