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绳自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202.9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乔涛;何亮;张惠生;滑勉;杨海波;卢洪宝;郑为民;席忠华;姚宸;周春红;王凯武;靳键云;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邓东东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工作人员用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绳自锁器。
背景技术
电力工作人员到输电工程的电线杆作业时,都要顺电线杆的脚钉攀爬到高空的工作部位,电线杆的高度一般在15米以上,因此电力工作人员在攀爬过程以及高空作业时,都不能脱离安全保护装置,才能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又保证,现在技术是依靠人通过电线杆上的固定装置与安全绳绑在一起,在将安全绳绑在电力工作人员身上来进行安全保证,这种方式,电力工作人员在操作失误坠落的时候,安全绳不能实现自锁,依靠安全绳自身长度小于攀爬高度来进行保护,在长时间的下滑距离后,绳索产生较大的冲击,容易对电力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绳自锁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安全自锁功能的安全绳自锁器。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绳自锁器,包括一个呈矩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壳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将壳体内分为多个绳索放置槽,单个所述绳索放置槽内均安装有绳索自锁装置,所述绳索自锁装置包括转轴、钮簧和锁紧板,所述转轴安装在绳索放置槽底部,在转轴上依次安装有锁紧板和钮簧,所述锁紧板可沿转轴左右转动,所述锁紧板与安全绳对应的一面为锯齿状且用于咬合安全绳,这样,将多根安全绳对应穿越绳索放置槽,依靠锁紧板上的锯齿面咬紧安全绳,当电力工作人员出现失误时,实现自锁,有效防止坠落,具有结构简单,自锁速度快的优点。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绳索放置槽对应的弧形槽,单个弧形槽均与绳索放置槽相连通,所述锁紧板上固定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弧形槽延伸至壳体外且可沿弧形槽活动;这样,通过调节杆来实现安全绳的安装与取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绳索放置槽的数量与安全绳的数量对应,这样,在对应的绳索放置槽内均穿插有安全绳,使工作人员工作时平衡,并且增强保护力度。
所述绳索放置槽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由于在壳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将壳体内分为多个绳索放置槽,单个绳索放置槽内均安装有绳索自锁装置,绳索自锁装置包括转轴、钮簧和锁紧板,转轴安装在绳索放置槽底部,在转轴上依次安装有锁紧板和钮簧,锁紧板可沿转轴左右转动,锁紧板与安全绳对应的一面为锯齿状且用于咬合安全绳,这样,将多根安全绳对应穿越绳索放置槽,依靠锁紧板上的锯齿面咬紧安全绳,当电力工作人员出现失误时,实现自锁,有效防止坠落,具有结构简单,自锁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安全绳自锁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安全绳自锁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安全绳自锁器,包括一个呈矩形状的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在壳体1内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板2,挡板2将壳体1内分为三个绳索放置槽3,每个绳索放置槽3的均穿插有安全绳,单个绳索放置槽3内均安装有绳索自锁装置,绳索自锁装置包括转轴4、钮簧5和锁紧板6,转轴4安装在绳索放置槽3底部,在转轴4上依次安装有锁紧板6和钮簧5,锁紧板6可沿转轴4左右转动,锁紧板6与安全绳对应的一面为锯齿状且用于咬合安全绳,壳体1上设有与绳索放置槽3对应的弧形槽7,单个弧形槽7均与绳索放置槽3相连通,锁紧板6上固定有调节杆8,调节杆8通过弧形槽7延伸至壳体1外且可沿弧形槽7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渗滤液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3D打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