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实时车况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0281.3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一鸣;梁华东;王天霁;曲立国;易金锁;陈军;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荣冠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实时 车况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实时车况监测系统,属监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数量日益增加,交通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中对运载车辆车况的实时监测,是建设平安、畅通、绿色交通的迫切需要。运载车辆的实时车况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辆行驶状态,载重信息等,其中与安全行车密切相关的信息有车辆轮胎状况,车辆载重状况,车辆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大量研究表明,驾驶员对车况信息不了解,对车辆超载,超速和疲劳驾驶缺乏有效监管是造成运载车辆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因此,如何有效的对运载车辆进行实时监管,成为汽车交通行业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有单一的胎压监测系统应用于汽车上,可以帮助驾驶员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状况,对安全行车有一定帮助。但是该单一的监测系统却不能获取车辆其他的与安全相关的行驶信息。也有单一的车辆定位系统应用于运载车辆上,可以实时获取车辆位置及行驶速度时间信息,对车辆实时监测监管有一定帮助,但这些系统同样不能获取车辆其他的与安全相关的行驶信息。目前对运载车辆的载重监测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传统的静态称重测量精度较高,但是存在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移动不方便等缺点。随着交通检查、超限治理的不断深入,汽车动态称重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动态称重系统都是安装在高速的收费站,而对于那些运行于非高速公路的车辆却难以实施车重量监测,如何实现快速科学地衡量车辆的重量一直是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线实时车况监测系统,以便实时、高效、准确地获取与车辆安全行驶密切相关的车况信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线实时车况监测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胎压监测电路、车重测量电路、GSM/GPS模块和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外接由胎压监测发射单元和胎压监测接收单元组成的胎压监测电路、由压力传感器、电压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构组成的车重测量电路以及GSM/GPS模块电路;胎压监测发射单元置于车辆轮胎内。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为STM32F107微控制器芯片。
所述胎压监测发射单元由传感器、射频发射器和天线构成,传感器为SP300V2.1-E106-0传感器,射频发射器为MAX7044射频芯片。
所述胎压监测接收单元由天线、低噪声放大器和超外差接收器构成;低噪声放大器为MAX2460芯片,超外差接收器为MAX1473芯片。
所述车重测量电路由压力传感器、电压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构成;压力传感器为SM40系列的称重传感器,电压放大器为AD624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为12位串行的A/D TLC2543芯片。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单片机控制电路外接的胎压监测电路,能够实时检测行车状态下轮胎内部压力和温度,实现了驾驶员和控制中心对车辆行车状态的监测;外接的车重测量系统,实现了对汽车载重的测量,有效的避免和防止了超载,确保了汽车的安全驾驶;外接的GSM/GPS模块,实现了对车辆位置定位及速度信息获取,并通过GSM功能完成整个系统数据的无线传输,将车辆的基本信息,行驶状态信息,载重状态信息,位置,速度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中心,实现控制中心对车辆的安全与载重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为单片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胎压监测发射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4为胎压监测接收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5为车重测量电路原理图;
图6为GSM/GPS电路原理图;
图7为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实时车况监测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电路外接的胎压监测电路、车重测量电路和GSM/GPS模块以及电源电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荣冠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荣冠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