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漆剂及其脱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603.4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1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云;孟小翔;安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9/00 | 分类号: | C09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漆剂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漆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脱掉移除PCB板上的三防漆的脱漆剂。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气设备中的重要部件,用于承载实现设备功能的各种元器件,如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为了防止PCB板上的各种元器件受到水汽、尘埃、外力冲击等影响,通常在PCB板上涂覆三防漆,可以绝缘、防潮、防漏电、防震、防尘、防腐蚀、防老化,从而保护PCB板免受坏境的侵蚀,提高并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PCB板上某个元器件需要维修或更换时,首先需要移除其引脚处的三防漆,然后才能够将需要维修或更换的元器件从PCB板上拆除。现在可用于脱漆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法和脱漆剂脱漆法。其中机械法脱漆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易造成粉尘污染,且受工件形状的限制,难以用于形状复杂的PCB板。脱漆剂法相对于机械法来说,速度更快,劳动强度小、无粉尘污染,且不受工件形状的限制,因此成为目前更为常用的脱漆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脱漆剂主要是针对金属基材,大多数对塑料都有溶解性,无法适用于PCB板。而塑料脱漆剂都需要加热到60℃以上甚至接近沸腾,能耗高。另外PCB板上有绿油,脱漆剂在脱除三防漆的同时很容易同时将绿油溶解掉。且大部分的塑料脱漆剂是浸泡式的液体,不适合局部脱漆。尤其是对于由醇酸树脂类材料(例如醇酸树脂、聚氨酯改性后的醇酸树脂、含醇酸树脂的共聚物或共混物)构成的三防漆来说,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脱漆剂均无法去除或脱漆时间极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脱漆剂,可以用于去除PCB板上的由醇酸树脂类材料构成的三防漆,而不影响其基材,且无需加热,脱漆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漆剂,包括:体积百分比为15-73%的二甲基亚砜、体积百分比为20-50%的N-甲基吡咯烷酮、有机助溶剂,可有效去除PCB板上的由醇酸树脂类材料构成的三防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其中所含二甲基亚砜的体积百分比为33%,所含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百分比为4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其中所含二甲基亚砜的体积百分比为43%,所含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百分比为3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还包括用于降低脱漆剂的流动性的增稠剂,可增加脱漆剂的粘度,降低其流动性,以使脱漆剂仅局限在PCB的局部位置上,从而可实现局部脱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还包括触变剂,使脱漆剂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易于施加到PCB板上,并且在施加到PCB板上后,流动性又会降低,使脱漆剂仅局限在PCB的局部位置上,从而可实现局部脱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所述触变剂为纳米级或微米级SiO2颗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其中所述有机助溶剂由苯甲醇、异丁醇、乙二醇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还包括渗透剂,可提高脱漆剂的渗透性,从而降低脱漆时间,提高脱漆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脱漆剂的方法,包括:
1)将体积百分比为15-73%的二甲基亚砜、体积百分比为20-50%的N-甲基吡咯烷酮、有机助溶剂混合后,溶解增稠剂;
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添加触变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中所述触变剂为纳米级或微米级SiO2颗粒。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局部脱漆的脱漆剂,其含有增稠剂和触变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其中所述增稠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其中所述触变剂为纳米级或微米级SiO2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脱漆剂用于去除印刷电路板表面的三防漆的用途,优选用于局部去除印刷电路板表面的三防漆。
本发明提供的脱漆剂,可以用于去除PCB板上的由醇酸树脂类材料构成的三防漆,而不影响其基材,不会去除绿油,且无需加热,脱漆效率高,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