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MOLED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815.2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祁小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oled 驱动 电路 方法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MOLED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AMOLED)的应用越来越重要。AMOLED的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OLED),AMOLED能够发光是通过驱动薄膜晶体管在饱和状态下产生驱动电流,该驱动电流驱动OLED发光。
目前,AMOLED驱动电路通常采用传统的2T1C电路,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2T1C电路,如图1所示,该2T1C电路包括1个开关管T6、1个驱动管T3、发光器件D1和1个电容C1,其中开关管T6的栅极与控制线连接,开关管T6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开关管T6的第二极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驱动管T3的栅极与连接,驱动管T3的第二极与第一电源VDD连接,驱动管T3的第一极与发光器件D1的一端连接,发光器件D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VSS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VSS连接。控制线用于提供控制电压VSCAN,数据线用于提供数据电压VDATA。当控制电压VSCAN为高电平时,开关管T6打开,引入数据电压,同时数据电压VDATA产生的数据电流IDATA对电容C1进行充电,电容C1因此具有电压,充电完成后控制电压为低电平时,开关管T6关闭,电容C1保持充电时的电压,维持驱动管T3输出稳定电流,即驱动电流IOLED,该驱动电流IOLED驱动发光器件D1发光,此时,数据电压提供的 数据电流IDATA等于驱动电流IOLED,且驱动电流IOLED工作在发光器件D1的工作电流的范围内。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驱动电流IOLED工作在OLED的工作电流范围内时,用于为电容充电的数据电流IDATA也较小,而由于AMOLED驱动电路采用的电容为大电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AMOLED驱动电路对电容的充电速度慢且充电时间长,从而该AMOLED驱动电路只能适用于低分辨率下的AMOLED显示,不适用于高分辨率和高刷新频率的AMOLED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AMOLED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AMOLED驱动电路对电容的充电速度慢且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使得AMOLED驱动电路适用于高分辨率和高刷新频率下的AMOLED显示。
为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提供一种AMOLED驱动电路,该AMOLED驱动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充电单元、驱动单元和发光器件;
所述控制单元与数据线和控制线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所述充电单元通过第一节点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充电单元与第二电源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充电单元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单元通过第一节点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电压,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管、第二驱动管和第三驱动管;
所述第一驱动管的栅极和第二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管的第一极和第二驱动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第一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
所述第三驱动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框光伏组件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斜拉网格结构预应力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