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等离子发射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924.4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钟伟;皇甫江涛;冉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6 | 分类号: | H01Q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等离子 发射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天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宽带等离子发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作为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的桥梁,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系统对天线的工作带宽、可调性、抗干扰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各种新型天线也成为各方研究热点。其中,以等离子技术为基础的等离子天线在工作带宽、可调性和抗耦合等诸多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因而为未来宽带通信的天线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等离子体天线由内部填充了一定气体的玻璃管或陶管所构成,在外加激励的条件下,其内部气体发生电离,分解成可自由移动的正、负电荷,具有类似于金属的良导电性能,因而可以作为天线用于无线电信号收发,不仅如此,等离子天线更具有传统金属天线没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等离子天线具有自重构特性。等离子天线的信号接收部件为等离子柱,其本身受激励源控制。可以通过改变等离子激励源和外磁场强度及方向等物理参数,对天线的频率、带宽、方向性等参数进行瞬间动态重构。
其次,等离子天线具有超宽带性能。由于等离子放电的时间短,电子数目瞬间增加,于是在频域上看,就是此信号的带宽很长,可以应用于需要超宽带天线的场合。
再次,等离子天线具有重量轻的特点。等离子天线事实上是填充了特定电离气体的玻璃管、陶管。因此其重量大大低于传统的金属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等离子发射天线装置,可以实现超宽带发射天线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信号发生器、混频器、数据发生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变压器、第三放大器和等离子放电装置;信号发生器的一端接地,信号发生器的另一端经混频器后分为两路,一路接数据发生器,另一路经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变压器和第三放大器与等离子放电装置中的第一金属板连接,等离子放电装置中的第二金属板接地。
所述的等离子放电装置,是一个倒梯形放电腔,倒梯形放电腔的两外侧分别为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第一石英板连接而成,倒梯形放电腔中间用第二石英板隔开,靠近第一金属板的一侧装有氮气,靠近第二金属板一侧装有空气,倒梯形放电腔的大端覆盖第三石英板,通过激励源激励进行等离子放电,产生高频带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倒梯形放电腔的大端进行发射。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的原理,以低电压激励空气等离子放电,产生纳秒级的高功率电弧,生成超宽带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发射。本发明具有电压低,放电时间短,带宽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现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发射天线等离子放电装置放大模型图。
图中:1、信号发生器,2、混频器,3、数据发生器,4、第一放大器,5、第二放大器,6、变压器,7、第三放大器,8、等离子放电装置,9、第一金属板,10、第二金属板,11、第一石英板,12、第二石英板,13、氮气,14、空气,15、第三石英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信号发生器1、混频器2、数据发生器3、第一放大器4、第二放大器5、变压器6、第三放大器7和等离子放电装置8;信号发生器1的一端接地,信号发生器1的另一端经混频器2后分为两路,一路接数据发生器3,另一路经第一放大器4、第二放大器5、变压器6和第三放大器7与等离子放电装置8中的第一金属板9连接,等离子放电装置8中的第二金属板10接地。
如图1所示,信号发生器1产生一个高频的正弦信号,频率可以是1G-3G,选用市售的数据发生器3产生将要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混频器2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进行调制。混频器采用的是ADI公司的混频芯片LTC5588-1。经过调制的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器4和第二放大器5放大,第一放大器4和第二放大器5采用的是射频功率放大器HMC313,变压器6采用的是TMS92903CT 升压变压器,将高电流低电压的信号变换为低电流高电压的信号,经过第三放大器放大后,用于等离子放电装置的激励信号。第三放大器7采用的是高频升压变压器来进行放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