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胎胚成型鼓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995.4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闻德生;李彦海;胡勐;刘明;谭丽丽;周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成型 方法 | ||
1.一种轮胎胎胚成型鼓,该轮胎胎胚包含圆筒状胎层(1)、以及套接在圆筒状胎层(1)的外圆周上并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左、右胎圈(21,22);该成型鼓包括:
主轴系统,具有一中空主轴(3);
左、右侧鼓(41,42),间隔套接在中空主轴(3)的外圆周上并能在外圆周上做轴向相对移动,分别具有承载圆筒状胎层(1)的外圆周、用来承载并固定左、右胎圈(21,22)的左、右胎圈锁定机构(51,52)、以及用来将位于左、右胎圈(21,22)外侧的左、右侧胎层(11,12)进行反包的左、右反包机构(61,62);
动力系统(7),其输出端(71)与主轴系统相连接,驱动主轴系统做旋转运动;
其特征在于中空主轴(3)内设置以下部件:
至少两根丝杠,至少一根丝杠同左、右反包机构(61,62)上设置的左、右第一丝母(611,621)相配合并同动力系统(7)的输出端(71)相连接,至少一根丝杠同左、右胎圈锁定机构(51,52)上设置的左、右第二丝母(511,521)相配合,;
至少一个离合器,设置在两根丝杠之间且能实现二者的连接和分离;
至少一个制动器,两根丝杠分离时将与左、右第二丝母(511,521)相配合的丝杠锁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胚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轴(3)内设置内丝杠(81)、外丝杠(82),外丝杠(82)为中空轴状,其内套接内丝杠(8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轮胎胎胚的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杠(81)同左、右第二丝母(511,521)相配合,所述外丝杠(82)同左、右第一丝母(611,621)相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胎胚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杠(81)同左、右第一丝母(611,621)相配合,所述外丝杠(82)同左、右第二丝母(511,521)相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胚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轴(3)内设置内丝杠(81)、左外丝杠(821)、右外丝杠(822),其中内丝杠(81)同左、右第一丝母(611,621)相配合,左外丝杠(821)同左第二丝母(511)相配合,右外丝杠(822)同右第二丝母(521)相配合,内丝杠(81)同左、右外丝杠(821,822)之间设置有离合器(9),左、右外丝杠(821,822)分别同中空主轴(3)之间设置有左、右制动器(101,102)。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胎胚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左、右外丝杠(821,822)为中空轴状,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二者内部套接内丝杠(81)。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胎胚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内丝杠(81)同左外丝杠(821)之间设置有左离合器(91),内丝杠同右外丝杠(822)之间设置有右离合器(92)。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轮胎胎胚成型鼓的成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圆筒状胎层(1)形成/放置于左、右侧鼓(41,42)的外圆周上;
将左、右胎圈(21,22)套接在圆筒状胎层(1)的外圆周上与左、右胎圈锁定机构(51,52)相对应的位置;
左、右胎圈锁定机构(51,52)分别固定左、右胎圈(21,22)后,左、右侧鼓(41,42)沿中空主轴(3)的外表面做轴向相对运动,同时左、右胎圈(21,22)之间的中间胎层(13)隆起,左、右胎圈(21,22)之间的轴向距离达到预设值后左、右侧鼓(41,42)停止运动;
锁定左、右胎圈锁定机构(51,52),左、右反包机构(61,62)做轴向相对运动,对位于其上的左、右侧胎层(11,12)做反包运动使其贴合在隆起后的中间胎层(13)的两侧;
其特征在于:通过主轴系统和左、右侧鼓(41,42)之间设置的丝杠传动机构将主轴系统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左、右侧鼓(41,42)的轴向相对运动、以及左、右反包机构(61,62)的反包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组件正三角形片状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口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