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41026.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爱花;陈北溪;王延平;游鸣朝;叶坤永;曾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面积 基坑 内斜梁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对基坑开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而且要考虑提高土方挖运的机械化程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而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更是富有挑战性。
传统的一般做法是:其一,做成满堂的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支护,这种内支撑随着基坑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费料、费工;其二,做成圆环拱形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支护。虽然第二种做法比第一种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仍然无法解决钢筋混凝土水平梁及垂直的成孔灌注桩格构柱施工工序的繁琐、构件笨重、回收率低、建筑垃圾多的问题,而且对大幅度提高土方挖运机械化程度仍具有较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包括灌注桩以及内斜梁,该灌注桩设置在基坑的边缘,该内斜梁的上端与设置在灌注桩上的冠梁或腰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下端与地下室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内斜梁的中间位置的下方支撑有立柱。
在相邻两内斜梁之间水平向采用工字钢进行拉结。
所述的内斜梁采用H型钢或钢管。
一种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围护桩的施工,其中包括了围护桩中的灌注桩施工;
(2)分级土方开挖至冠梁垫层标高;
(3)钢筋砼冠梁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4)除预留土台外的土方分级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在基坑土方开挖时,根据设计要求需要预留土台,利用所预留的土台临时做为边坡的挡墙;
(5)除预留土台外的地下室底板施工;
(6)支斜梁支座施工:在土台的顶部和坡脚处的冠梁和地下室底板相应部分分别留设预埋钢板,做为内斜梁的上、下端支座的焊接预埋件;
(7)内斜梁施工:将内斜梁焊接在冠梁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需要时,在内斜的中间位置增加支撑一根立柱,在相邻两内斜梁之间拉结工字钢;
(8)挖除预留的土台。
所述的步骤(7),需要时,在内斜的中间位置增加支撑一根立柱,在相邻两内斜梁之间拉结工字钢。
一种超大面积深基坑内斜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围护桩的施工,其中包括了围护桩中的灌注桩施工;
(2)分级土方开挖至冠梁垫层标高;
(3)钢筋砼冠梁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4)分级土方开挖至腰梁垫层标高;
(5)钢筋砼腰梁施工并养护至设计强度;
(6)除预留土台外的土方分级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在基坑土方开挖时,根据设计要求需要预留土台,利用所预留的土台临时做为边坡的挡墙;
(7)除预留土台外的地下室底板施工;
(8)支斜梁支座施工:在土台的顶部和坡脚处的冠梁和地下室底板相应部分分别留设预埋钢板,做为内斜梁的上、下端支座的焊接预埋件;
(9)内斜梁施工:将内斜梁焊接在冠梁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需要时,在内斜的中间位置增加支撑一根立柱,在相邻两内斜梁之间拉结工字钢;
(10)挖除预留的土台。
所述的步骤(9),需要时,在内斜的中间位置增加支撑一根立柱,在相邻两内斜梁之间拉结工字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不受基坑宽度的限制,结构合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衔接紧凑,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
2.基坑周围围护桩完成后,即可全面进行土方开挖,并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土台,利用所预留的土台做为边坡或围护桩的挡墙,由于基坑内的平面形成大面积无支撑的空旷,因此工作面大,有利于采取机械化土方挖运施工,挖土速度可以提高三倍以上,大大提高工效,达到缩短土方施工工期的目的,同时有利于基坑挡土结构变形的时效控制和缩短基坑内的降水时间,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3.由于内斜梁可根据基坑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实际分段施工,灵活机动,有利于施工组织。
4.内斜梁结构简单、拆除方便,可100%回收,有利于绿色施工。
5.由于现场留置土台,有利于现场土方调配,减少土方转运路程,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