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118.9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宇;文剑澜;邸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9/00 | 分类号: | H03M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转换 控制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电子设备的数字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在复杂精密的电子设备中,对终端传感器进行有效的数字控制一直作为一个问题存在。假设每一个射频通道需要X位数控衰减和数控移相数据,则系统波束控制器需要下发一共M×N×X位数据,通过现有的集中控制结构,系统波束控制器需要M×N×X根连接线才可完成对每一个通道的衰减和移相进行独立控制,连接线繁多,提高系统集成的难度并且系统内组件之间互连的可靠性降低,进而提高系统故障率;因此,现有的集中控制方法具有连接复杂,故障率高,排故不易的问题,直接导致系统体积偏大,不易集成,可靠性差,系统内组件的通用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于现有技术中集成控制结构连接线繁多、集成低、故障率高且不能对组件进行高效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组件之间的连接线,通过开发串并转换芯片配合通道ID的手段完成了系统对末端的独立精确控制,极大提高了系统内组件的通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包括
系统波束控制器和若干个T/R组件;每个T/R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射频通道,每个射频通道包括一个数控移相器和数控衰减器;每个射频通道还包括一个配置有芯片ID号的串并转换控制芯片,该串并转换控制芯片与数控移相器和数控衰减器相连接,用以将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通道ID号与芯片ID号进行对比并实现对单个射频通道的衰减和移相的独立控制;所述系统波束控制器通过SPI总线与每个T/R组件相连接,以实现对T/R组件内的每个射频通道的控制;所述SPI总线包括三根连接线,分别为同步时钟CLK、串行数据SN和使能EN。
所述串并转换控制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串行数据接口模块、写入缓存阵列模块、读出缓存阵列模块、16路32选1开关模块和串行自检输出模块。
所述串并转换控制芯片还包括上电复位模块,该上电复位模块与串行数据接口模块、写入缓存阵列模块和读出缓存阵列模块相连接。
所述串并转换控制芯片通过不同的端口连接方式配置芯片ID号,串并转换控制芯片中ID配置位为3位,分别为AD0、AD1和AD2;所述串并转换控制芯片配置有8种芯片ID号,分别是000、001、010、011、100、101、110和111。
上述分布式串并转换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T/R组件内的每一个射频通道配置通道ID号,并与串并转换控制芯片的芯片ID号一一对应;系统波束控制器通过SPI总线下发串行数据到每一个T/R组件,T/R组件内的每一个射频通道同时接收到该串行数据;串行数据中包括每个射频通道的通道ID号。
(2)串并转换控制芯片将芯片ID号与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通道ID号进行对比,如果串并转换控制芯片的芯片ID号与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通道ID号相匹配,则执行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串行数据的串并转换,再通过数控衰减器和数控移相器完成对该射频通道的衰减和移相;如果不匹配,则忽略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串行数据;最终实现对每个射频通道的衰减和移相的独立控制。
所述串行数据的数据包格式为:D4~D0位为通道ID位,接着C4~C0位为写入缓存地址位,最后R15~R0位为衰减移相数据位。
所述串并转换控制芯片的芯片ID号位数小于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通道ID号的位数;系统波束控制器下发的通道ID号中多余的高位被串并转换控制芯片忽略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分布式结构代替集中控制的结构,通过在结构中使用配置有芯片ID号的串并转换控制芯片,大幅减少组件之间的连接线,并能够通过不同的芯片ID控制不同的T/R组件完成复杂的系统功能,实现了对组件内单个单元的控制,极大提高了系统内T/R组件的通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
2)本发明的分布式结构采用将末端控制分布在组件通道上的方法,通过开发串并转换芯片配合通道ID的方式完成系统对末端的独立精确控制。
3)本发明结构的组件之间仅使用T/R组件×3根连接线进行数据传输,可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提高系统内组件之间互连的可靠性,降低系统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初始化电子签名工具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防误动的电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