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含氨氮工业污水的制剂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1368.2 申请日: 2013-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3305443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宋保德;李海侠 申请(专利权)人: 宋保德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C02F3/34;C12R1/01;C12R1/10;C12R1/645;C02F10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01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修复 含氨氮 工业 污水 制剂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含氨氮工业污水的制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污染水体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

工业污水的成分更加复杂,特别是大量的人工合成化合物进入环境,这类物质主要是烷烃类、氨氮类、烯烃类、脂环烃类、芳香烃类、磷化物等,由于这些物质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的陌生性,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已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污染物加以去除,这些物质长期在环境中积累,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我国相当一部分工业污染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意投资治理废水,即使有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也极不正常。因此,开发一种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好的污水处理技术迫在眉睫。

根据污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可将废水分为3类: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mg/l),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50-500mg/l),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然而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对微生物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制约了生化法对其的处理应用和效果,同时会降低生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导致处理出水难以达到要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含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沉淀法。其中,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而化学方法容易引起其他污染,并且成本较高,目前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是生物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含氨氮工业污水的制剂及利用该制剂处理污水氨氮的方法。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复合菌剂,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行,其操作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修复含氨氮工业污水的制剂,该制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菌:

脱氮硫杆菌100份,地衣芽孢杆菌80份,鞘氨醇单孢菌60份,黄孢原毛平革菌50份,球形节杆菌40份,粪产碱杆菌30份,铜绿假单孢菌10份,蜡状芽孢杆菌10份。

1)所述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具体可为优选ATCC25259(例如参考文献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ay2007,p.3265-3271)

2)所述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具体可优选为CCTCC NO.M206082(CN101037659A)

3)所述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sp.)优选为CGMCC NO.4589(CN102168054A);

4)所述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优选ATCC24725(例如APPLIED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eb1994,p709-714);

5)所述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 s)优选为CCTCC NO:M209015(CN101492649A)

6)所述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优选为粪产碱杆菌ATCC 31555(例如参见文献Structural studies of an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130)elaborated by AlcaligenesATCC31555,Carbohydrate Research,198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保德,未经宋保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