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蓝舌病病毒血清1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BTV1-3E8及其识别的B细胞表位多肽与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1665.7 申请日: 2013-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3305472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吴东来;徐青元;刘霓红;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5/20 分类号: C12N5/20;C07K16/10;C07K7/06;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P31/14;G01N33/68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蓝舌病 病毒 血清 vp2 蛋白 单克隆抗体 btv1 e8 及其 识别 细胞 多肽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株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尤其涉及一株分泌抗蓝舌病病毒血清1型(Bluetongue virus1,BTV1)VP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所分泌的Mab;本发明还涉及一个B细胞表位多肽,尤其涉及上述Mab所识别的BTV1VP2蛋白B细胞表位多肽;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杂交瘤细胞株、Mab以及B细胞表位在制备诊断或预防BTV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蓝舌病(Bluetongue,BT)的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的以库蠓等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颊粘膜和胃肠道粘膜严重卡他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主要感染绵羊,牛等家养及野生反刍类动物,反刍动物感染BTV后的死亡率5%~30%不等,易感绵羊可高达80%。该病最早于1876年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940年前主要在非洲大陆流行,40年代后到70年代开始向中东地区蔓延,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国家,动物生产力降低、死亡、贸易限制及疫病诊断和控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世界性危害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上报疫病(以前规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我国从1979年在云南师宗县首次发生本病以来,先后在湖北,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发生本病,此后,该病向华北地区蔓延,在广东、广西、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天津、陕西、青海、辽宁、吉林等地也发生本病,目前我国至少29个省市区的羊群中已经检测出阳性BTV抗体,许多省市还在牛群中检测出阳性BTV抗体。 

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rus),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至少26个血清型,我国已分离到BTV1、2、3、4、12、15、和16型毒株。BTV可用中和试验分型,各型间无交叉反应,各个国家和地区血清型的分布各不相同。 

VP2蛋白由L2基因编码,在BTV各型间保守性最低。VP2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其中VP2蛋白是BTV型特异性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且具有血凝活性。将BTV的26个血清型标准株的L2基因序列对比发现,L2基因在BTV所有编码基因中变异性最大。对BTV的26个血清型病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分别进行测序分析,各型间VP2的基因序列差异从29%(BTV8和BTV18)到59%(BTV16和BTV22)不等。VP2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范围为22.4%(BTV4和BTV20)到73%(BTV6和BTV22)。VP2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地域来源的同种血清型的毒株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序列变异最大能达到30%,从而界定了地方性特异血清型。 

由于BTV血清型众多,而且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因此快速的BTV血清型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针对相应血清型使用适当的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加之我国对该病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关于BTV群特异性Mab制备的报道,缺乏建立血清型检测方法所需要的试剂,因此我们急需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做好技术储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株可以稳定分泌抗BTV1-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该单克隆抗体可与蓝舌病病毒血清1型(BTV1)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蓝舌病病毒血清2~24型(BTV2~24)不发生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鉴定一个BTV1-VP2蛋白的BTV1特异性B细胞表位多肽。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上述杂交瘤细胞株、Mab以及B细胞表位多肽在制备诊断或预防BTV1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