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701.X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吴艳;栗若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缺陷:锂二次电池的充电时间和锂二次电池充电器的输出充电电流与锂二次电池的容量比值是密切相关的。目前业界的锂二次电池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输出均为固定值。容量大的锂二次电池的充电时间就很长,而容量小的充电时间就相对短一些,所以在使用同一个锂二次电池充电器时,充电时间长短不一,充电体验也就很不统一。并且当充电电流相对容量过大时,还容易引发锂二次电池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电池充电设备,能够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对于不同容量的电池保持充电时间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应用于电池充电设备,所述电池充电设备至少具有电流输出单元,所述电池充电方法包括:
在有电池接入时,测算所述电池的体积;
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
基于所述容量计算在预设时间给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所需电流值;
基于所述电流值调整所述电流输出单元的输出电流,以保证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成所需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之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测算所述电池的体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所述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获取的所述剩余电量更新所述电池的容量,所述更新后的容量为估算的电池容量与剩余电量的差。
进一步地,所述测算所述电池的体积,包括:
通过限位结构测量所述电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基于所述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所述电池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包括:
所述电池容量等于预设电池体积容量密度与所述体积的乘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容量计算在预设时间给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所需电流值,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电流值:电池容量*充电深度=(充电时间+预设时间)*电流值,其中所述充电深度的取值范围为65~90%,充电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5~2.5小时。
进一步地,充电深度取80%,充电时间为2小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设备,包括电流输出单元,所述电池充电设备还包括:体积测算单元、容量估算单元、电流计算单元和电流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体积测算单元,用于在有电池接入时,测算所述电池的体积;
所述容量估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
所述电流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容量计算在预设时间给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所需电流值;
所述电流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流值调整所述电流输出单元的输出电流,以保证所述电池的充电完成所需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剩余电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所述容量估算单元,还用于在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后,利用所述剩余电量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剩余电量更新所述电池的容量,所述更新后的容量为估算的电池容量与剩余电量的差。
进一步地,所述体积测算单元包括限位结构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限位结构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电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所述电池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容量估算单元基于所述体积估算所述电池的容量,包括:
所述容量估算单元采用下式计算所述电池的容量:所述电池容量等于预设电池体积容量密度与所述体积的乘积。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计算单元基于所述容量计算在预设时间给所述电池充电完成所需电流值,包括:
所述电流计算单元根据下式计算所述电流值:电池容量*充电深度=(充电时间+预设时间)*电流值,其中所述充电深度的取值范围为65~90%,充电时间的取值范围为1.5~2.5小时。
进一步地,充电深度取80%,充电时间为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方案可适用于各种型号不同容量的电池,通过测算接入电池的体积来估计该电池的容量,从而根据容量调整输出电流,以保证不同容量的电池的充电时间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耦合双环结构的四模/双频滤波器
- 下一篇:智能铅酸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