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纳米纤维素胆甾相液晶螺距的技术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718.5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朴光哲;张大为;张青;刘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28 | 分类号: | C08J3/28;C08J3/05;C08J5/18;C08L1/02;C09K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纳米 纤维素 胆甾相 液晶 螺距 技术 及其 产品 | ||
1.一种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技术及其产品,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悬浮液的制备:将微晶纤维素粉末与浓硫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加入大量的去离子水终止反应,再通过离心和透析去除溶液中过量的酸,采用大功率超声波对其进行超声处理,浓缩后即得到不同螺距的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悬浮液;(2)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薄膜的制备:将超声波处理后的N*-LCs悬浮液均匀涂布在PS培养皿上(或其他任意材质基板),并在室温或加热下真空干燥,即可得到保留有指纹织构的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薄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纤维素与浓硫酸的比例范围为1g :1ml ~ 1g : 200m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水解温度为0-80°C。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功率超声波处理的功率范围为100-1200W,工作频率范围为21-25KHz。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功率超声波处理的时间范围为1-180min。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功率超声波处理的变幅杆直径为2-30m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纳米纤维素溶致N*-LCs螺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20-15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7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鲝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