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悬挂式驱动前后桥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1719.X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倪正国;赵玉科;左忠华;索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K17/34;B60G13/00;B62D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悬挂 驱动 后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特别是一种将汽车麦克弗逊式独立悬架结构与电动驱动前后桥及转向系统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电动汽车驱动前后桥总成--电动汽车悬挂式驱动前后桥总成。
前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期对于PM2.5指数敏感度的提升,以及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都让使用传统汽柴油的汽车变成了众矢之的,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改善空气污染状况,我国已经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性产业的重大举措。根据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到2012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目前,我国已出台许多政策,扶持和引导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意欲加速提高国内电动车产业的竞争力,缩短成熟期,实现对国外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结构美观的电动汽车已成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所公开的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如(图1)所示,一般含有长半轴1、短半轴13、左右二个制动器总成2、左右二个后制动毂3、后桥壳总成4、左右二个钢板托5、直流电机6、后桥主减壳7、一轴齿轮8、二轴盘齿轮9、二轴齿轮10、大盘齿11及差速器总成12;一轴齿轮8、二轴盘齿轮9、二轴齿轮10、大盘齿11位于主减壳7内部,大盘齿11与差速器12相连,二轴齿轮10与大盘齿11相连接,二轴盘齿轮9与二轴齿轮10相连,二轴齿轮10与一轴齿轮8相连,一轴齿轮8与直流电机6相连,差速器12通过半轴齿轮14与长半轴1及短半轴13相连,长半轴1、短半轴13与分别与左右后制动鼓3相连,左右二个后制动鼓3则分别与汽车的二个轮胎相连。运动时直流电机6转动通过主减壳7内部的一轴齿轮8、二轴盘齿轮9、二轴齿轮10、大盘齿11传到差速器12,使差速器12转动,再由差速器12带动长半轴1、短半轴13转动,长半轴1、短半轴13带动两个后制动毂3连动电动汽车的两个轮胎转动,从而完成电动汽车的进给运动,两个制动器总成2控制整车的刹车,驱动桥通过两个钢板托5与板簧及车架连接,这种减震刚性过强,给驾驶员及乘客造成过度颠簸。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存在以下二个缺陷:
1.是其驱动桥总成普遍采用非悬挂式的直连结构,因而驱动桥通过板簧与车架连接,减震刚性过强,给驾驶员及乘客造成过度颠簸;
2.驱动桥只是单一驱动,无转向功能,这样无法实现前驱并转向的功能,这种结构无法满足整车结构紧凑的设计要求;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桥壳为整体的焊接结构,使得电动车厂家在调整轮距时,困难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电动汽车悬挂式驱动前后桥总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提高电动汽车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用户对汽车造型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调整烟箱姿态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吸嘴液体包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