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352.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左百川;相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27/14;B32B27/02;B32B9/04;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吸附 功能 吸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音体中,外形单调,常见的有板状、方块状、柱体状、圆锥状和球体状等多种形状。其中板状的结构最简单,应用最普遍;在高频音的吸声方面效果很好,但是低频吸音效果不佳;功能单一,除了具有不完备的吸声效果外,不能对环境起到装饰、清洁等作用;在施工方面,需要大量的龙骨作为支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吸声的效果;吸音体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吸声性能优异、吸附功能强、成本低廉、装饰性强的吸音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聚酯短纤维和纤维A混合均匀;
所述第一聚酯短纤维占纤维总质量的50%-70%;
所述纤维A选自第二聚酯短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聚酯短纤维的熔点为160℃~200℃;第二聚酯短纤维的熔点为240℃~270℃;
(b)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开松、梳理,形成纤维网;
(c)将纤维网经过针刺、辊压后得到纤维棉;
所述针刺的针刺密度为1.0~1.5针/cm2;辊压时的辊压压力为0.8~1.0Mpa,辊压速度为1.18~1.26m/min;
(d)将炭颗粒均匀的撒到纤维棉的表面,所述炭颗粒占纤维棉总质量的0.6%~1.2%;
(e)然后在炭颗粒上面铺设一层第一聚酯短纤维网,得到混合纤维棉;
所述第一聚酯短纤维网由第一聚酯短纤维经过开松、梳理制得,第一聚酯短纤维网的密度为40g/m2~70g/m2,厚度为1mm~3mm;
(f)将混合纤维棉放进烘箱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60℃~210℃,热处理时间为2min~3min;
(g)将织物或者皮革放置在经热处理后的混合纤维棉上,所述织物或者皮革与混合纤维棉上的第一聚酯短纤维网接触,然后将织物或者皮革与混合纤维棉一起放置在模压机上,经模具挤压即可制得吸音体;
挤压时模压机的压力为1.47×105N/m2~2.94×105N/m2,压模时间为10s~20s。
步骤(c)中辊压时的辊间距为25mm~50mm。
所述炭颗粒的粒径为200~250目。
所述织物为涤纶织物,涤纶织物的密度为230-280g/m2。
本发明以聚酯短纤维作为原材料,与其他原材料通过自身熔融粘结在一起,不需要任何胶黏剂,且不含有害物质,无甲醛,无异味,环保。纤维棉与炭颗粒、织物或者皮革通过熔融后的第一聚酯短纤维粘结在一起。本发明使用的炭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炭颗粒通过纤维间的孔隙或炭颗粒与纤维间的空隙可以更多的接触空气,提高了吸音体的吸附效率。对甲醛的吸附实验证明,该吸音体的吸附效率达到85%以上。该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所用材料环保、易回收、吸声效果好,尤其是对低频音的吸声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本发明在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的表面覆盖一层织物或者皮革,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可以根据变换模具的形状和织物的式样而任意改变,获得自己需要的图形。该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轻便,易于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第一聚酯短纤维”的熔点为160℃~200℃;“第二聚酯短纤维” 的熔点为240℃~270℃;炭颗粒的粒径为200~250目。
本发明所述的“织物”没有特别要求,为普通的面料织物即可。
本发明使用的“喂入装置”、“压缩装置”、“梳理设备”、“烘箱”、“模压机”均是现有的设备。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吸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聚酯短纤维和第二聚酯短纤维添加到原料喂入装置中,纤维经喂入装置混合均匀,第一聚酯短纤维占纤维总质量的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真空热环境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盾构机